赵嘏
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郑言榜进士。大中中,仕为渭南尉。一时名士大夫极称道之。卑宦颇不如意。宣宗雅知其名,因问宰相:“赵嘏诗人,曾为好官否?可取其诗进来。”读其卷首题秦诗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上不悦,事寝。嘏尝早秋赋诗曰:“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之呼为“赵倚楼”,赏叹之也。又初有诗,落句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仕途屹兀,岂其谶也?嘏豪迈爽达,多陪接卿相,出入馆阁,如亲属。然能以书生令远近知重,所谓“一日名动京师,三日传满天下”,有自来矣。命沾仙尉,追踪梅市,亦不恶耳。
【注释】
1嘏(gu):字承祐,一作承祜,误。
2山阳:县名,治所在今江苏淮安。
3会昌二年:当为会昌四年(844)。郑言:会昌四年(844)甲子科状元,及第后供职于浙西观察使郑朗幕府,再迁左拾遗,大中七年(853)十月,为修撰官,修成《续会要》四十卷。
4渭南:县名,治所在今陕西渭南。
5“徒知六国随斤斧”两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此诗为《题秦皇》。诗意谓秦始皇只知以暴力手段制伏六国,却没有成群的儒士来帮他确定治国的对错。唐宣宗时期对吐蕃用武并获胜,此诗有厌战倾向,恐为唐宣宗不喜之因。
6寝:停止。
7“残星数点雁横塞”两句:据《韵语阳秋》,此诗又作《长安秋望》。诗意谓鸿雁横渡边塞,朝南飞过残留着几颗星星的天空,有人倚靠着楼台吹出一声悠长的笛声。雁南翔而人不归,不说人不归而只说吹笛,含蓄蕴藉,深得杜牧之喜。
8落句: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