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逢

逢,字陶臣,蒲州人。会昌元年,崔岘榜第三人进士,调万年尉,未几,佐河中幕府。崔铉入相,引直弘文馆,历侍御史、尚书郎,持论鲠切,以谋略高自显布衣中。与刘瑑交,而文辞出逢下,常易瑑。及当国,有荐逢知制诰者,瑑猥言先朝以两省官给事、舍人治州县乃得除,逢未试州,不可,乃出为巴州刺史。初及第,与杨收、王铎同年,而逢文艺最优。收辅政,逢有诗云:“谁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收衔之,斥为蓬、绵二州刺史。及铎相,逢又赋诗云:“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毫轻。”铎怒。中外亦鄙逢褊傲,迁秘书监,卒。逢晚年岨峿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呵殿整然,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逢冁然,因遣一介语之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其人辟易。

【注释】

1蒲州: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2崔岘(xiàn):会昌元年(841)辛酉科状元。

3万年:县名,治所在今陕西西安。

4河中:方镇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5崔铉:字台硕,会昌三年(843)为相,以与李德裕不协罢,宣宗初复相,后累更淮南、山南东道诸镇,卒于荆南。少有诗名,《咏架上鹰》诗为人所称。

6弘文馆:隶属门下省,置学士,掌刊正图籍、教授生徒,并参议朝廷礼仪制度。

7尚书郎:尚书省各曹的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皆通称尚书郎。

8刘瑑(zhuàn):字子全,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中十一年(857)加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使,同年十二月入朝拜相,任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9猥(wěi)言:卑劣地说。两省:指门下省和中书省。给事:即给事中,门下省重要职官,职责为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等。舍人:即中书舍人。

10巴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巴中。

?杨收:字藏之,唐宣宗时进士,历任渭南县尉、侍御史、长安县令等职,唐懿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铎:字昭范,会昌元年(841)进士及第。咸通十二年(871),由礼部尚书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符五年(878),授江陵、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次年,自请督军镇压北上的黄巢起义军。后随僖宗入蜀,复为宰相,任诸道行营都统,权知义成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