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长庆三年(823)任宰相,宝历元年(825)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再次升任宰相,后又历任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等职,与李宗闵交结,同为“牛党”首领。淮南节度:方镇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左补阙:官名,隶于门下省,职掌规谏讽谕,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
?黄:即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州。池:即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睦:即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桐庐一带。
?考功郎中:官名,尚书省吏部考功司长官,总掌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并详加簿录。
?龊龊(chuo)小谨:在细小的事情上过分谨慎。
?平昔:平时。
?悰:即杜悰,杜佑之孙,尚宪宗女岐阳公主,为银青光禄大夫、殿中少监、驸马都尉,历迁至司农卿,会昌中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初出镇西川,官至太傅,封邠国公。
?困踬(zhi):困厄,受挫。
【译文】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善于写文章。大和二年(828)韦筹那一榜的进士,跟厉玄是同学。起初没有考中进士,来东都洛阳,当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骑着他的驽钝的马来进见拜谒说:“礼部侍郎大人,您凭着丰茂的德行和宏伟的声望,来给圣明的君王挑选才士,我怎敢不略微用力帮点小忙。以前偶然见到文学士子十几个人,眉毛飞扬,拍着手掌,一起阅读一卷文书,我看了它,是来考进士的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这个人,真是王佐之才啊。”于是拿出书卷,把笏板插在腰带上大声朗诵这篇赋,崔郾特别欣赏。吴武陵说:“请大人让他当状元!”崔郾说:“状元已经有别人了。”吴武陵说:“得不到状元的话,就请给他第五名。如果还不行,就请你把他的赋还给我!”言辞激烈,脸色严肃。崔郾说:“诸位考生常说杜牧疏朗旷荡,不拘小节,但我敬奉你的教诲,让他以第五名考中,不敢再变了。”后来又考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推荐他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又担任过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使府上的掌书记,拜任侍御史,累积升迁左补阙,做过黄州、池州、睦州三个州的刺史,以考功郎中的身份担任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杜牧刚烈正直有出众的气节,不在细小的事情上小心翼翼,敢于评论军国大事,尤其在指陈国家的利弊上深中肯綮,兵法军事,都是他平时留心的方面。曾因为从兄杜悰多次做过宰相和将帅,而自己却困顿不振,心里郁闷难以平静,去世的时候才五十岁。临终之际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焚烧了很多他所撰写的文章。杜牧诗歌情感豪放俊迈,诗歌语句都很震惊人,有识之士将他比作杜甫,因此称他们为“大杜”“小杜”来加以区别。后人评价杜牧的诗歌,说是像铜质弹丸跑下长坂,骏马从长坡上奔腾而下,意在说他的诗歌圆融痛快振奋迅疾啊。
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时淮南称繁盛,不减京华,且多名姬绝色,牧恣心赏,牛相收街吏报“杜书记平安”帖子至盈箧。后以御史分司洛阳,时李司徒闲居,家妓为当时第一,宴朝士,以牧风宪,不敢邀。牧因遣讽李使召己。既至,曰:“闻有紫云者妙歌舞,孰是?”即赠诗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袖一时回。”意气闲逸,傍若无人,座客莫不称异。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洎周墀入相,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从人,两抱雏矣。赋诗曰:“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其大概一二,凡所牵系,情见于辞。别业樊川,有《樊川集》二十卷,及注《孙子》,并传。同时有严恽,字子重,工诗,与牧友善,以《问春》诗得名。昔闻有集,今无之矣。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