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搢笏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悰更历将相,而己困踬不振,怏怏难平。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

【注释】

1京兆:具体为京兆万年,治所在今陕西西安。

2韦筹:大和二年(828)戊申科状元。

3侍郎崔郾(yǎn):字广略,贝州武城(今属河北)人。长庆四年(824)以给事中充翰林侍讲学士,十二月改中书舍人。宝历二年(826)出守本官,十月进礼部侍郎,大和元年至二年(827—828)两知贡举,擢杜牧等登第。

4太学博士:官名,掌教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太学生者。吴武陵:原名侃,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举进士,唐穆宗长庆初年,主管北边盐务,入朝为太学博士,曾推荐杜牧以第五名登进士第,当时有“知人”之誉。与韩愈、柳宗元等人交往。策蹇:鞭策驽钝之马。

5尘露:尘埃和露水,喻指微不足道的贡献。

6《阿房宫赋》:阿房宫为秦始皇所建宫殿群,后被项羽焚毁,杜牧以夸张手法描绘当年阿房宫宏大华丽,意在讽刺唐敬宗大建宫室。搢笏(jinhu):把笏板插在腰带上。

7状头:即状元,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一甲第一名。

8贤良方正科:科举制科之一。

9沈传师:字子言,沈既济之子,宝历二年(826)拜尚书右丞,复出为江西观察使。工诗能文,其诗多为赠和题咏之作。团练府巡官:即团练使府巡官,为团练使的属官,掌巡察事务,地位在判官、推官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