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从韩愈学古文,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参加者。元和元年(806)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分司东都。

?兴元:府名,即山南西道节度,治所在今陕西汉中。郑馀庆:字居业,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贞元十四年(798)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元和九年(814)出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参谋:官名,节度使属官,掌参议谋划军事。

?大理平事:官名,即大理评事,大理寺属官,掌推按刑狱。

?妻子:妻子儿女。据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孟郊无子。

?张籍:字文昌,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与孟郊相识颇早。传见本书卷六。

?心丧:古时老师死后,弟子不穿丧服,只在心里悼念,叫心丧。《礼记·檀弓上》:“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生事:生计。

裘褐:粗衣。悬结:即挂结,打着各种补丁。

【译文】

孟郊,字东野,洛阳人。起初隐居在嵩山,自称处士。性格刚介,不够随和。韩愈一遇见他,二人就成为不顾形迹的好友,在写诗喝酒之间互相唱和。贞元十二年(796)李程那一榜的进士,当时年纪已五十岁了,调任溧阳县尉。县域中有投金濑、平陵城,草木葱茏茂密,下面还有积水,孟郊隔天就来坐在水边,喝酒弹琴,徘徊不去,整天在那里写诗,可是分管的事务就大多耽误,县令上报州府,让代理县尉来代替他,把他俸禄的一半分给代理县尉。孟郊就辞去官职住在家里。李翱在洛阳当官,每天跟他聊天宴会,把他推荐给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郑馀庆上奏让他担任参谋,试任大理评事,去世。郑馀庆送给他的家人好几万钱帮忙办葬礼,还赡养他的妻子儿女很多年,张籍给他取谥号,称作“贞曜先生”,他的弟子从远处赶来服心丧。孟郊在谋生方面很笨拙,一穷就穷到骨子里,粗布衣服上打满补丁,却未曾低眉做出可怜的脸色,但那些喜好道义的人更相接济他。

工诗,大有理致,韩吏部极称之,多伤不遇,年迈家空,思苦奇涩,读之每令人不欢,如“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如《谢炭》云“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如“愁人独有夜烛见,一纸乡书泪滴穿”,如《下第》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之类,皆哀怨清切,穷入冥搜。其初登第,吟曰:“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李观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时陆长源工诗,相与来往,篇什稍多,亦佳作也。有《咸池集》十卷,行于世。

【注释】

1韩吏部:即韩愈,曾任吏部侍郎,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