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己方必须保证在合拍项目内资源最大化共享,其中,享受档期排他性。
这三条,既不是做不到,也不算过分苛刻,但也几乎保障了莱曼对内地未来布局手段的合理性,换句话说,用利益捆绑,当然不止是让中方享受合拍的好处,曼恩传媒当然也得有其他方面的回报。
毕竟,虽说怪兽宇宙很需求亚洲市场,但莱曼也不是独资拍摄不出《环太平洋》,只是发行的时候麻烦些,利润少赚些,但如果不用分享的话,还指不定哪个方法赚的更多。
这方面的损失,没有额外保障,怎么能行?抱着做慈善的心理合作可是商场大忌。
而这三点提出后,场面一时间变得有些安静,不过很快伯纳于总和老王同志就点头了,无他,他们两家在美发行都没有什么基础,以前是跟哥伦比亚合作,换成萤火虫难道就能业绩突飞猛涨?
以他们对自家的了解,这显然是不可能吗。
当然,莱曼提出这些只是为了增加蓝蝶影业发行上的选择,业务来源多些,也没想过赚多少钱,重点还是韩厂长的表态
第958章 细则
中影每年可以引进美国电影15部,只能少,不能多,说实话,这个数量分配到5大身上都显得不够,何况迪斯尼的家庭合欢动画也经常是被引进的重点。
当然了,以中影的立场,它有时候不能光注重利润,还要严密审核引进片想传播何种意识形态,如果只是娱乐,那当然没问题,怕就怕娱乐之中掺杂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所以听到莱曼提出要求后,韩厂长也没思考多久,“我们同意档期的优先性,但是——”韩厂长着重强调了后面一个词汇。
莱曼也知道条件这东西,向来都是有商谈空间的,他平静的注意着韩厂长的答复。
果不其然,韩厂长并不纠结第三点,提出的限制都是围绕前两点。
在他的想法里,引进指标不可能出现定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愿意引进贵方的电影,而是说你们的机会应该和其他厂商平等竞争。”应该两个字强调完,韩厂长话锋一转,又表示可以优先派遣购片审核团队对接曼恩传媒卖座的电影项目。
莱曼突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了,这不就是说引进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把持在中影手里,但因为中影对待各个境外厂商的密切程度是不同的,像此前哥伦比亚对华经营的友善,中影投桃报李优待的回馈也不低,现在的话,曼恩传媒也能享受这种隐性的福利,而非公开落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