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短好啊,有目的性好啊,早有准备更好啊,几位合作伙伴听了,心里一致的认同。
王畅也很认同,拍得越多,他往上提提的机会更大,混取的资历也越深。
“这也是我们引入东宝映画的原因,事实上,看过剧本的你们都知道,《环太平洋》的构思和卖点是核废料引起的生物异变和地底虫洞,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救世主的戏份开展。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构思做大,不止讲述人类阵营,也可以多花些篇幅讲讲怪兽阵营,这样所起到的效果绝对是1+1大于2,就跟《阿凡达》一样,这会是一个全新的异世界背景供我们开发,它很新奇,也很新鲜,再加上足够的视效技术,想必观众会很买账。”
被颠覆了很多次看法的韩厂长不得不再次注视着这个“法国导演”,心情复杂——没错,怎么看,项目的计划和准备也太完善了,这让他突然觉得人家是刻意找上门来,招商般的给出拍摄理念和未来前景,聚拢亚洲区域的资源喂饱这所谓的怪兽宇宙项目。
也是如此,对方画的饼越大、越香,他们吃下去所付出的东西也会越多,合作的基础,本质上是交换,不是吗。
一旁,老王同志都快被饼撑死了,他都无法想象所谓的系列口号以及创造新的《阿凡达》世界能让参投的华艺提高多少股价,是的,这一刻,他不关心要出多少力,而是关心怎么在确定合约之后,“合适”的炒作一遍,拉上在中国迅速破5亿人民币的《阿凡达》大旗,积极呐喊。
拍电影还要等待,炒概念那真是见效快,上市没多久,老王就迅速领悟了这个圈钱道理,转型成为了合格的资本家,而非影视投资的老板。
同样的,伯纳于总默默咽了一口口水。
他现在的处境还不如老王同志呢,虽然家底还算丰厚,毕竟是没落港圈北上的桥梁,钱还是没少赚的,但伯纳旗下有自己的电影院线、有自己的艺人资源,也有制作、发行体系,凭什么民营第一的地位被华艺拿走?再者,他以前还是中影体系跳出来单干的,比人脉,他更亲密。
更何况这两周以来,他先是经历了《十月围城》开局良好突然扑街,心情本就郁闷,但在萤火虫画好的蓝图下,也不介意之前的失利了——超10亿人民币的大制作才是他想玩的,这才叫大手笔,才是要干大事。
随后,就见莱曼在阐述了这些计划之后,也给了几条“软性建议”——他倒没有否定中方的参与,只是对某些利益方面有了要求,当然,这也在韩厂长的思考之内,他一直觉得对方不会平白无故的出售善意。
当下,莱曼提了与约瑟夫、利亚姆共同商量制定的三点:
一、曼恩传媒旗下的萤火虫、漫威两个厂牌所出品的卖座电影优先进入中影的引进指标,而曼恩传媒则会保证配合中影的宣传行动(自掏腰包的意思),不过在对内容上的删减上需要参考曼恩传媒一方的意见;
二、曼恩传媒在中方的站点,准许优先成为华语电影在美发行的渠道商,其中伯纳、华艺对待的优先级需提高,中影适度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