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如果上帝知道 枼青衫 1237 字 2022-10-17

铲除泰安帮,是这次联合行动的终极目标。

特案组的初次会议,是徐毅鸿第一次深入了解所谓的“泰安帮”。写满备注的人物关系图中心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男人戴着墨镜,皮肤黝黑,标准南方人的长相,只不过五官间带了几分煞气。他就是案件的核心人物,泰安的头目——魏秉义。

泰安起家时间不长,但崛起迅速,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廉政公署的建立,香港黑帮逐渐衰退,许多帮派转投其他产业,有的去拍电影,有的开了公司。聪明人都转行脱身,洗净家底,重新做人。

魏秉义等一批“香港仔”来到安城扎根后,用钱笼络人心,渐渐整合了本地的零散帮派,建立了“泰安帮”。起初只有不到五百人,十几年下来,社员已发展到近万人。除去坐馆外,底下还有八个直系堂口和话事人,每个堂口有分管的辖区,内部结构制度分明,分支盘根错节,并不简单。

罗马非一日建成,要打击瓦解一个扎根于民间的帮派,也绝非易事。

特案组讨论过许多的方案,包括向香港警方取经,安插线人,调查取证。但上级急于见成效,很多耗时三到五年的卧底计划全被推翻了。最后,徐毅鸿提出了一个十分铤而走险的方案,既然要立竿见影,那就只有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魏秉义年近五十,未婚,无子女,主要职业是经营采石场和采砂业。他在安城有两家大型采石场,几乎垄断了整个安城及周边的采石、采砂业,年利润在七八百万左右,这就是警局的档案库里能了解到的全部资料。

徐毅鸿很清楚,一个黑帮老大,每年靠七八百万填底下近万人的口,是天方夜谭。采石场只是他摆在台面上的生意,而地下的生意诸如贩毒、洗钱、外围赌场……每一样都是暴利。虽然现阶段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魏秉义就是那个幕后毒枭,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他的允肯,谁敢在泰安地盘上散货?所以,在整个毒品流通、销售链中,魏秉义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整个特案组不分日夜的跟踪了魏秉义三个月,毫无所获。

这三个月里他几点出门,去哪里,见了什么人,几点回家,徐毅鸿都一清二楚。然而魏秉义这个人极其自制,生活起居没有丝毫破绽,甚至不近女色。特案组一筹莫展,也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几次突袭夜场,抓到散货的小喽啰一审,无一不是对上线一无所知,毫无利用价值。

徐毅鸿不甘心,他清楚,魏秉义是整个案子的核心,只有从他身上入手,才能搜集到最关键的证据。

就在他跟着魏秉义的第五个月,转机出现了。

而这个转机,就是宋晓娟。

下班回到家,已经八点多了。客厅的音响在放歌,魏邵天穿件黑背心,对着阳台举哑铃,音乐声太响,他甚至没有听见她开门的声音。

老式楼房的隔音本来就不好,这一片又是旧社区,住了不少老人,这个点也不怕扰民。她换了鞋,便径直绕过他跟前,把音响的音量调小。

“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