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一尝,呵忒,这什么味啊!
原本七分的味儿,再跟何霜降做的吃食一对比以后,就剩了三分。
那家女人每日气的锅不对锅,碗不对碗的,动静大的只差把桌子推倒了。人家客人也不愿花钱买脸子看,自然是更不愿去她家了。
倒是那家男人,一直跟往常一下,默不吭声的下着面,时不时撞到何大牛的眼神,也忽闪一下,随即偏过头。
何霜降每日只有那么些精力,多得实在分不过来,每日能卖的东西也少,虽说大家一时图新鲜,愿意排队来她这儿买,时日久了加上天一冷,谁也不愿意遭这罪啊。
另,贺婶子家的奶牛渐渐不产奶了,昨儿也就提了小半桶过来,今儿不少婶子抱着孩子排了半天队,结果啥也没吃上,这让她不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这牛奶没了,南瓜炖牛奶也该下了,何霜降看着桌上的鸡蛋又开始发愁了。
冬天鸡也是不下蛋的,准确说天冷以后都不愿下蛋了。这茬过去,接下来买啥呢?何霜降急得晚上都要睡不着了。
田里没啥活儿,家里也有张氏看顾,因此何大牛才能过来帮衬她,否则她一个人着急忙慌的,肯定不行。
甭管后面买啥,这眼下的生意还得看顾好,别回头芝麻西瓜都丢了。
南瓜牛奶不卖了以后,红枣米糕被摆上了摊。
她花了一下午,将原本就会做的米糕重新研究了一番,势必要做出味道绝不一般的样式。
将米粉加糖和匀,再加去了核的红枣,和匀了以后装进模子里,擀平整以后直接上锅蒸,里头加了发面,加上火候掌握的好,蒸出来的红枣米糕蓬松柔软,空气里漂着枣味儿,又混着新米才打出来,那种沁人心脾的甜味儿,直直抓着人的肚子,叫人止不住咽口水。
等蒸笼上的白气散了,何霜降这才看清里头的米糕。
之前做月饼,是何大郎画样,何大牛刻的模子,顶不错的,等大哥回来,又叫他画了个样子,做梅花形状的。
何大牛这木匠手艺叫何霜降打造的愈发纯熟,做了一个大模子,上面刻着十几朵细腻的梅花,每个梅花占了一小格,乍一看都一样,仔细看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有的是单瓣,有的是重瓣。
等模子凉了一些,何霜降一手拿着一块湿布,将模具倒扣到案板上,手按着底,轻轻一晃,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就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