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说亲

重生三国 宋默然 2027 字 3个月前

朱广听得惊奇,你不止会相马,还会占卜?自己跟魁头,好像还真是这样,遂称是。

“这就对了!看来你那朋友虽然不再忌恨你,可到底心里过不去,所以送了这匹马给你。”关羽拍了拍手,笑道。

“这,恕兄弟愚钝,怎么个说法?”

关羽看他一眼,朗声道:“我初听这马嘶声好似龙吟!以为是绝世的良驹!罕见的宝马!进来一看,倒也有模有样!可我一看它口齿,已然长了两年,却只这般大小,就明白了。这种马,就是个影子,县尉就算再养两年,也骑不得!”

“可这马好似通人性,颇有点良马的风范!”朱广想着,魁头不至于跟自己开这种玩笑。

“哈哈,杂草初时也和庄稼一个样。县尉不信,只管养着!这马只能用来拉车耕地,作不得战马!”

朱广听了,倒不怎么在意:“管他良马驽马,总是朋友所赠,养着吧。”

没几日,刘备帮忙处理完善后事宜,便带着人马回涿县。范阳令带着齐周朱广,并县署官吏,以及范阳贤达大户,一直送出十里乃止。人家这回仗义相助,确实是帮了大忙。

范阳县也已开始着手后续,有功的赏,有过的罚,诸般上报、遣回、表彰、抚恤之事,真是千头万绪,焦头烂额。

朱广因在家养伤,倒相对清闲,至多有什么为难,或者必由他出面之事,佐吏来请个示,盖个印之类。

范阳令已经把详细经过,报到了郡里,涿郡方面也派下来督邮,代表府君慰问视察。范阳上下,对郡里是有怨言的,这一点督邮非常清楚。所以这回完全没有上次的架子,真个走亲民路线。见了朱广,是百般的称赞抚慰。

你道府君真是心虚惭愧?那就错了,这类人贪赃枉法,只图自保,早把礼义廉耻和朝廷法度置之脑后。之所以对朱广客气,是因为晓得他在刘使君那里有路子。包括这回远从云中调人马助剿,也是幽州刺史点了头的,可见其关系很硬。

太守是两千石的高官,甚至很多朝廷要员,在被重用之前,都要先下放地方担任太守。他们为什么怕刺史?

在前汉时,州刺史主要扮演“中央特派督察”这么一个角色,到地方上检查官员是否称职守法。如果发现太守不称职,就报到皇帝跟前。皇帝就交给三公,三公再派员查证,如果属实,就罢官。

但是到了本朝,光武帝不设三公,权归刺史。这就造成一种局面,刺史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只要刺史说你不称职,往朝廷一报,直接黜退!连个申辩的机会都没有!所以,郡一级官员十分畏惧刺史。

这回涿郡做得不厚道,下面有怨言,所以府君想着赶紧和稀泥,把事情了了算了。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涿郡太守在向朝廷报告“范阳之围”时,故意避重就轻。刻意渲染范阳官吏贤能,早有准备,更对朱广大书特书,直指古之名将,不过如此。

意思很明确,就算涿郡不派兵,凭范阳的能力,也能自保。同时,又把刘备聚拢义军前往增援的事往自己身上扯,说这事涿郡也是百般促成周全,其实全靠人家公孙瓒帮忙。但公孙瓒是涿县县令,涿县又是涿郡治所,若要扯皮,还真扯不清。

当然,这些内情,朱广并不了解,他只是小小县尉而已,至少,目前还是。

养了半个月的伤,再呆不下去,重新赴县署视事。因为范阳的壮丁折损大半,而黑山贼随时有可能重来。因此,范阳令拍的板,报郡里知晓,请张辽就引着那一千余云中少年暂时驻扎在范阳,以保护城池百姓。

这天,齐周又请吃饭。

朱广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了,光吃人家的,一顿也没回请。可他没办法,只能腆着脸又去,不为旁的,只为……不可说。

难关一过,齐周的**相又出来了。那案上一只整鸡,一条羊腿,还是烤的,又有两碗时鲜的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