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不好使,干使蛮力他没用啊。
沙俄人就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在第9次俄土战争(注:即克里米亚战争)中吃了大亏,在第10次俄土战争中又吃了大亏。
融不进的圈子硬往里凑,沙俄皇室一直就在吃这个大亏,但初心不改,妥妥的舔狗角色。
正是看清楚了这点,楚国王室与欧洲的那一堆王室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有联系,但联系的不多。
主要是基于经贸和国家往来的需要,没什么特异之处。
楚国的主要利益都在南洋周边地区及日益繁忙的欧亚航线上,次要利益在于维护太平洋航线上。
只要不触及自身利益,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纷争不大关心,也包括现在计划瓜分非洲的狂欢盛宴。
去瓜分呗,反正和楚国没多大关系。
如今是一门心思求发展,持续稳定的安置华人移民,深化对现有地盘的掌控力,不断的夯实王国基础。
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当前的政策核心要义了。
打铁还得自身硬,楚国希望通过埋头发展,在经济领域追上并且超越法德等欧洲强国,这是当前最切实的目标。
从目前情况来看
在3~4年内追赶并且超越法国总体经济规模,应该有相当大的把握,毕竟楚国占据着明显的人口优势。
人均收入赶不上法国的水平,但总量超越还是有把握的。
追赶德国的经济总量有些困难,自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50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注入德国经济体系内,直接促成了德国经济的原地起飞。
工业化进程陡然加速,德国每年数千上万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政治影响力极大扩展的同时,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文化同样迎来了腾飞。
楚王郑国辉估摸着
楚国相对于德国的最大优势就是陡峭的人口上涨曲线,用上十来年的时间,大概其能够追平德国经济总量。
具体十几年,那可就不好说了。
德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势头相当迅猛,在过去的10个年份中,有6个年份超越楚国的工业发展增速,而且后劲十足。
在欧洲出现以化工和电力发明为主的新工业浪潮中,德国科学家的发明全面开花,这与长期在理工领域的深入探索分不开。
其研究水平,达到世界前列。
在楚国的手扶拖拉机和汽车问世之后,德国相应企业的发明也紧随而至,只不过大多数是民间企业和个人发明家所为,在规模化生产和工厂化大力投资方面,略逊于楚国一步而已。
假以时日,必然能够在欧洲占据一块重要市场。
相比较而言
美、英、法等传统工业强国就慢了一拍,如今也是楚国手扶拖拉机和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尤其是前者。
手扶拖拉机在美国市场已经处于爆发性增长的边缘,在1884年第一季度,各种品牌的出口北美手扶拖拉机达到7600余台,以质优价格合适赢得市场。
一台手扶拖拉机的价格根据配置不同,平均在2100美元左右。
工厂化的大量生产,极大的降低了手扶拖拉机的成本,这样的价格出口北美,企业还能获得三成以上的纯利润,利润空间相当之可观。
只需要一个种植季,那么这7600台手扶拖拉机就是7600个燃烧荒原的星星之火,必然会点燃北美市场。
楚王郑国辉对于这一点,非常的有信心。
楚国本土市场已经很好的验证了这一判断,当销售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覆盖的面足够广,市场需求就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