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海底隧道的想法

狂风暴雨肆虐了两天,这才离开了卡加延继续北上,楚王郑国辉也正式开始了视察之旅。

这两天里

他单独接见了不少官员,这是楚王郑国辉的一贯作法,他不是一个喜欢被蒙蔽的君主,更愿意抽出一些时间来了解王国的官员。

通过接见地方官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地区形势,了解本地官员的口碑和风评,也给予了本地官员上达天听的机会。

比如卡加延府同知郭鲁明就提出一个很不错的建议;

此人从报纸上得知,泰晤士河修通了世界第一条河底隧道,具体采用的是盾构法,这玩意儿一说就明白了。

郭鲁明就联想到修通一条海峡隧道,将北方的宿雾岛和更北方的海南群岛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行火车,由陆路能够贯通。

这个提议让楚王郑国辉大感惊奇,确实是没想到的地方,由此出言对郭鲁明赞赏了几句,让此人乐的找不到北。

即便到后世

海南群岛也没有修通一条海底隧道,但这并不代表不可行。

楚王郑国辉对本土四岛的地理条件了如指掌,略微思索,就知道这条海底隧道是非常可行。

从海南群岛最北端的圣弗朗西斯科,至宿雾岛最南端的利洛安,中间只隔着约22.5公里宽的海峡。

若是修通一条海底隧道,那么通州群岛就能和宿雾群岛连接在一起,人员往来和货物都会非常方便。

在宿雾群岛的最北端拉韦萨雷斯,与海南群岛的最南端布兰,海峡相隔只有18.8公里,将两座岛屿分隔开来。

若是修建一条海峡隧道联通南北,那么从北方的马尼拉至南方达沃府和三宝颜,既可以乘坐火车抵达,也可以从陆路畅通无阻抵达,这在军事上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两条海峡隧道总长41.3公里,相比较后世的英法海底隧道短的多。

英法海底隧道总长51公里,是由三条并行的隧道构成,全部长度153公里,无论从工程量和施工难度来说都大的多。

整个海南群岛仿佛是一个摔碎的瓶子,若是能修建这两条海底隧道,那么就等于将这个摔碎的瓶子粘合起来,将整个群岛的资源也可以更有力的整合,当真是好处多多啊!

至于后世,这里为什么始终没有建成海底隧道?

最大的原因除了缺钱,还是缺钱。

楚王郑国辉对这事儿上了心,计划着回去让专家们调研一番,对这两处海峡的地质构成情况,相关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证。

必要的时候

可以重金聘请法国著名工程专家前来调研,当今世界上,以法国工程师最为杰出,也最具想象力。

法国工程师挖通了苏伊士运河,并且率先提出了英法海底隧道的构想,建造了埃菲尔铁塔,而且还提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工程构想。

1865年,法国工程师爱德华·德·拉布拉耶建议,在美利坚建国100周年之际,赠送一尊代表自由的伟大雕像,这就是自由女神像。

法国工程师无论是创意还是能力,在当今世界工程都是最拔尖的一群人。

海底隧道可不是个小事儿,也不能怪楚王郑国辉不相信华人,现在的华人学子很多都在海外的院校学习,有送到美国的,也有送到英国和法国的,还有送到德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都在学习期间。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

最核心的物理,地理,几何,数学等知识的缺乏,最关键的是缺乏实施大型工程的经验,这是难以避免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