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F1围场的压迫感

陈向北隐约感受到了未来七冠王的压迫感!

“其他车手的圈速不重要,发挥出你自己水平就行。”

感受到陈向北情绪异样,奥德托开口提醒了一句。

虽然陈向北自从踏入方程式围场,情绪有着超乎年龄的稳定,比赛中也有着一颗大心脏。

但他终究是个新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场F1比赛。

历史上绝大多数新人进入F1的诸神领域,或多或少会感受到来自于观众、媒体、对手、队友的压力,出现一些心态上的波动。

陈向北的表现,其实就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

不过正常归正常,如果车手没有办法克服压力跟恐惧,那么心态失衡就会进一步放大,直至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

经验告诉奥德托,自己必须提醒一句。

“明白。”

陈向北简单回了一句,然后深呼吸一口气,摒弃脑海中杂七杂八的念头,专注于三练以及赛车反馈。

“泽野,刹车导管进气口需要开至最大,刹车盘温度很高。”

“低下压力调小差速器要较高锁止率,减少后轮打滑概率。”

“后轮感觉有些过热变形,进站增高胎压减少接触面。”

“制动平衡前后比增大到58比42,改善重刹区转向不足。”

通过对赛道以及赛车极限的挑战,陈向北摸索到了更为精细的调校方向。

要知道F1赛车最难找的就是平衡点,就拿TF110来举例,赛车整体风格偏向于转向不足。

可一旦放平尾翼低下压力调校,后轮又容易出现打滑。

尾翼下压力加高一点的话,配合废气扩散器,又容易造成胎温过高。

前轮同样如此,刹车制动力偏前虽然能改善转向不足,但力度调大一点会出现锁死轮胎,力度调小了又没什么效果。

同时刹车比的变化,又将影响整辆赛车的操控平衡。

这就是为什么F1赛事经常能看到神一场,鬼一场的场景。

哪怕就是“御三家”级别的调车团队,也会出现上一场争冠,下一场跟中游集团打的有来有回。

就在于想要找到赛车跟赛道的平衡,实在太难太难!

不仅仅是陈向北反馈,奥德托同样告知车手赛车数据。

“北,左前轮磨损偏大,注意走线方式。”

“T8弯少借用路肩,前悬架发出警告信号。”

“T1弯过后长直道有颠簸,底盘很容易出现磕碰。”

“油液快要消耗完毕,这一圈进站。”

一道道车队指令,通过奥德托的麦克风,不断传递到陈向北的耳中。

接连的进站调校,出站测试,让陈向北的圈速越来越快,已经进入了1分31秒的领域。

更重要一点,就是他跟特鲁利的圈速差距,可以说相差无几!

测试低速弯的能媲美测试高速弯的队友,意味着的正常情况下陈向北单圈速度,至少比特鲁利快了0.3秒以上。

要知道特鲁利这些年在F1围场,可是以单圈闻名!

如果说他整体实力是个中游车手的话,特鲁利单圈绝对能达到上游集团的标准。

陈向北一个新人,能挑战上游集团进入Q3吗?

没有人提前知道答案,不过HRT车队的最终测试圈速,却没能挤入前十。

陈向北更是排在队友后面,位列第十二名。

红牛、迈凯轮、法拉利、梅奔、雷诺这五巨头,牢牢把握住了十个名额,不给中下游的小车队一点希望!

特别是当陈向北的成绩出来,现场很多本就讨厌他的观众跟车迷,更是陷入了一场狂欢。

中国菜鸟就这?

连老年队友都跑不过,还敢在发布会口出狂言碰瓷莱科宁,并且正赛进入前六?

这时候陈向北已经取下头盔站在P房,能看到且听到维修站对面看台观众,对自己的挑衅跟嘲讽动作。

“北,感觉如何?”

布里亚托利不知道何时站在了陈向北身边,脸上神情似笑非笑的朝他询问了一句。

“很好。”

陈向北面无表情回了一句。

“NICE,这才是巨星应该有的心态。”

花布非常夸张的鼓掌称赞陈向北,并且还刻意朝向了看台观众,很像是在挑衅跟火上浇油。

果然当看到布里亚托利这个动作,再加上他在围场内臭名昭著的形象,看台观众谩骂的更起劲了,很多人还忍不住把手伸过围栏比划起了中指。

“经理,不是这样安慰的吧,十二名也很好吗?”

这下轮到陈向北哭笑不得,你说这老登好心吧,感觉像是在阴阳怪气。

你说他故意恶心吧,又在帮忙吸引仇恨分担火力。

“这是安慰吗?”

“北,你要知道当年基米·莱科宁的排位赛首秀,也不过才跑了十三名。”

“现在的你,已经比当时的他更强!”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