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滂于营中接见了韩遂派出的使者,对韩遂求和的行为表示了肯定,要求见一见韩遂,同他面谈对方求和事宜。
使者不敢擅专,称欲回禀韩遂,袁滂便令他离开。
韩遂闻听袁滂亲自来见,立即便使人传来消息,称愿意和袁滂相谈。同时为了表示自家和谈的诚意,主动表示仅带百余骑来成纪县附近商谈。袁滂闻言大悦,认为韩遂确有和谈之心,遂令秦泽和董卓护卫,也只带百余人前去和谈。
双方最终商定,于成纪县城外三十余里处立营和谈。
中平四年八月二十日,袁滂接见了韩遂,双方叙了几句旧情,便开始入帐谈话,秦泽和董卓全程陪护。
韩遂表示,当初因为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劫持的缘故,他韩遂才被迫成为叛军的傀儡副帅,其后又因朝廷对他没认真调查就对他进行通缉,他无奈之下才不得不走上反叛道路。
现下主要反叛的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等皆死,他又见因为叛军的缘故,使得凉州民生多艰,又因同为凉州人的破虏将军董卓开导,才决定求和,以避免凉州生灵涂炭。
袁滂自然是赞赏了韩遂这种为凉州苍生着想的精神,并对朝廷没有仔细调查而仓促将其定为通缉犯的事情对韩遂表示了歉意。其后,双方便各自提出条件。
韩遂称朝廷首先得惩治胡乱将他定为通缉犯的那主官的罪责,同时要封他做将军,镇守凉州,且可以保留麾下军队。
袁滂则表示:惩治官员不可能,但可以消掉韩遂的通缉,封将军可以商讨,最后被分到哪里镇守,那得听朝廷安排,至于保留军队这一条是绝对不可能的,若是韩遂决意求和,必须遣散军队。
双方鼓动唇枪舌剑,一个坐地起价,一个落地还钱,你来我往好一阵交锋。
又有董卓和秦泽以出兵相威胁,韩遂见状不得不不断退让,最终咬死了以下的和谈条件:
第一,朝廷撤销对韩遂的通缉,并赦免原叛军主帅边章以及将军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家的罪责。
第二,朝廷赦免叛军将领及其家人的罪责,并保证不会秋后算账。
第三,朝廷要封韩遂做金城郡的太守,并让其保留五千人的军队。韩遂愿意帮助朝廷压制郡内的羌人,并在朝廷有需要的时候派兵征剿羌人的叛乱。
若是朝廷答应这最主要的三点,韩遂愿意立即罢兵,并将十万叛军遣散,且接受朝廷派往金城郡的其他官员的监督。
若是朝廷不答应,他索性就硬拼倒地,反正手上还有十万兵,就算最终失败,也能让朝廷不好受。
第一条和第二条不算过分,但是第三条就让袁滂觉得有些接受不了,毕竟这么一来,韩遂等同于将金城郡做了自己的地盘来经营,这一点儿无论如何朝廷是不能通过的。
眼见着双方就要谈崩,董卓却开言称,既然将军不能擅专,不若将韩遂提出的条件上报朝廷,让朝廷来决断。袁滂见韩遂咬死了这底线,无奈之下只得听从董卓的建议,使人上报朝廷。
就在袁滂派出的信使还未上路的时候,董卓和韩遂秘密派出的信使已然先期出发,朝着京师洛阳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