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贞心下勃然大怒,真要一时意气给女帝说出解蛊之法,但仅仅只是一瞬,理智便瞬间占据了上风,遂只是冷冷盯着女帝,尤其是看见后者略有些冷意的眸子后,更是恼怒,冷笑一声,拂袖便走。
“不可理喻!”
他的声音在门外隐隐回荡:“大军启程之日,你必须随军,这不是与你商量!”
阁楼上下的女侍尽皆敛声屏气,为岐王这一怒心生惧意。
广目天自始至终都是脸色有些白的坐在旁边守护女帝,如今见李茂贞离去,便用讥讽的眼神盯着梵音天,只差没骂出声了。
“中间有些误会……”
女帝捏了捏她的手,没有过多解释。
但广目天本就聪慧,立即明白了过来,先是一愣,而后马上惊喜的看向梵音天。
梵音天幽幽叹了一口气,不敢多语,只是看向面色冷峻的女帝,两人用唇语简单言语了一二。
不论怎么说,广目天能被放出来,都是意外之喜的事。
——————
李茂贞一身怒意的回返岐王府,倒没有因此殃及身边人,他很快便调整了状态,如常般让幕府召军将议事。
既然女帝不肯配合,他也就懒得再去顾忌中间的亲情了,等一切尘埃落定,女帝自会明白他这个兄长的苦心的!
假李并无在军议的同列当中,李茂贞调整了安排,决定在演武当日便即刻起兵,由于事先已得知关中方面有所防备的样子,梁军已收缩至长安,并不能探出梁军虚实。
但正因如此,凤翔至长安之间几无阻碍,岐军可直沿渭水直趋长安,辎重亦可通过渭水运至咸阳,以兵贵神速,先围长安,再遣大军抵近潼关,控制渭南一带,切割长安与华州之间的联系。
关中梁军以长安、华州、同州为主力,同州去岁因刘知俊降岐一事,梁军在彼处的驻军是新派的,与前二者间的联系不会太紧密,李茂贞便是要兵贵神速将同州驻军分割在外,攻取潼关一战,由他岐王亲领,若潼关取之,则能以长安围点打援,这是谋取关中的第一步,即先取京兆(长安、华州、同州)。
而彼时晋军会立刻在河东声援,梁军如何取舍,便是李茂贞第二步的打算。
汴梁禁军是精锐,但他李茂贞并不惧之,京兆一下,东畿河南府(洛阳)便在眼前,若入主洛阳,不怕江南诸侯不心动。
李茂贞不想小打小闹,攻取关中,他势在必得!
在场诸将亦是亢奋,不乏有所犹豫的将领,但很少,歧国多年无大战,看岐王的打算,积攒多年的国库似要在此战一口气掏出七八成来,诸将建功立业之日就在眼前,自是战意汹汹。
此战以岐王亲自领帅位,副帅由刘知俊领之,诸将并无太大的意见,作为副帅,领军的机会不大多,真要建功,还得看各军的领军大将。
这场军议很严,只有高层将领有资格参加,李茂贞已下令,有胆敢泄露军情者,立斩无赦。
然而军议只到一半,便有一不速之客匆匆闯入。
李茂贞大为不喜,且来人还是假李。
但看见后者神情有些不好看,他略略皱眉,暂且带着假李走到堂后。
假李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掏出一纸急报,压着声音道:“他妈的,定难、朔方二镇有大举调兵的动作……”
李茂贞神情一怔。
——————
当日下午。
萧砚那堵贴满了情报的墙上,再添一道信息。
岐王卫驻地,位于武库东南坊,内设牢狱,十八位不良人连同多闻天、阳炎天在内,俱关押在彼处,人手不明,仅距岐王府三条街,需谨慎而为。
萧砚负手立在墙前,缓缓点头。
“时间差不多快到了。”
在他身后,一众人影按着腰间唐刀,眸中寒光森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