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叉岭

两界山,密林山道。

薄雾悄然弥漫,土神老儿拄拐从树下冒出头,颤巍巍往山体石匣瞧了一眼,蹑手蹑脚往自己的土神庙里挪去。

石匣方向骤然丢来两块碎石:“老头儿,土地老头儿,那和尚到何处了?”

土神被砸到脑袋,痛呼一声,“嗨哟嗨哟”地坐在了地上。

“你这老儿,少来,俺老孙可没用劲。”

山体石匣之间,伸出一只长满毛的手,随意挥了挥,那些白雾雾障散了个干净,露出那位毛脸雷公嘴的本尊。

赫然便是五百年前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的齐天大圣。

孙大圣又道:“五百年了,俺老孙可算是要出去了!快说说,那和尚来是没来?”

这地界的土神不过半人高,胡子一大把,听闻这话嘴角抖成个筛子:“大圣,那唐国法师已过双叉岭,将登两界山山顶了。”

孙大圣一怔,拍地喝道:“观世音不是说,要这秃驴收我为徒,好护送他去西天取经么!”

怎么就要翻山走了?

土地硬着头皮:“……听说,唐国法师……已有人护送了……”

这些年来,灵山把这泼猴交给他监押,不知费了多少心神,好不容易能把这尊大佛送走了,竟闹出这么个乌龙。

静谧片刻后,两界山的大地一阵震颤,犹如万鼓齐擂,由地心动摇,雾障也从石匣向四周加速消退。

土神沉默一瞬:“大圣?”

那猴子抓耳挠腮道:“土地老儿,俺老孙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把那和尚‘请’回来。待俺老孙解了这金字压帖脱身后,莫说是你一座土神庙,便是他赵公明的财神庙,也能摘来安在你脖子上。”

土神:“……”

这话听着更像是要我老命。

这么些年了,两界山的土地爷自不会跟齐天大圣计较。

不如说,他等的就是这一声发号施令。

到时候菩萨追起责来,也好名正言顺赖在这猴子身上。

土神很快离去请人,孙大圣这才仰头,看着断了线的风筝刮落在不远处的杨树树梢上,眸中生出许多情绪。

天将大亮,山中传来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师父!徒儿在此,师父——”

“师父——”

余音环绕在两界山领域,不绝于耳。

山腰处,唐国法师陈玄奘正由刘母扶着下马,就听到这震天响的呐喊声,心中一紧。

他莫名觉得这一声“师父”,才是他该担得起的,而不是像此刻这般,被个六十老太搀扶着。

玄奘垂眸,淡声问:“这是?”

刘伯钦一拍大腿,笑道:“定是那山脚下石匣中压着的老猴子!”

见玄奘有兴趣,刘伯钦扶他坐下,继续道:“师父有所不知,此山本不唤两界山,旧称“五行山”。王莽篡汉时,天降仙山,山下便压着这么一个灵明石猴。听闻这神猴不怕寒冬酷暑四时变幻,亦不必如常饮食,只饮些铁丸铜汁。这怕是有五百年了,竟还活着!”

陈玄奘听闻这些,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太白金星说的三个字——

金大腿。

这出场,这履历,怎么看都不会平平无奇。

玄奘正想着去一探究竟,还没站起身,脚下的大地忽然开始抖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番起伏之后,玄奘几人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变故发生的很突然。

山路起起伏伏,一路带着玄奘几人滑滑梯一般,送到了压着齐天大圣的石匣面前。

被压在两界山下的美猴王已然孤独了五百年。

这一刻,他终于等到了出世的机会,激动难耐道:“师父!”

然后,面前“咣咣咣咣”,砸来四人。

只有一个是光头的。

孙大圣喜不自胜:“师父,你头真亮,照的俺老孙心中敞快!”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