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之人交手,乃是两人站定,看上去跟互扇巴掌似的,为的就是锻炼本能,尤其是闭眼慌张后退之类的,绝对是大忌。
至于那些功夫入了门的,只要不是故意下死手,要么比试劲道,要么以切磋招法为主,总还是留了三分余地,而且必然各自留了绝活在手,轻易不肯展示出来的。
这是撒手锏、回马枪,岂能轻易示人?
就像刚刚这位用猴形师兄,一手暗劲极为精深,几次交手却从未使用,盖因这暗劲交手极为凶险,动辄杀伤人命,在师兄弟门中切磋时,向来极少会用。
杨某人不也藏着虎形绝杀的招式未曾显露,只拿着一手蛇形的功夫糊弄人。
这年头,谁把谁当真?
如今唯一能让他念念不忘的,恐怕也只有当日东瀛剑客的快刀,不知道师傅他老人家能不能接得住?
一想到那如雪的刀光,杨铭便有些不自在。
因为他知道,如果是自己,那一定是躲不开的。
他还不够快。
出手要快,身法也要快,除此之外,要有兵器······
对,兵器!
形意门,最熟的就是枪,杨铭自然也不陌生。
但所谓“脱枪为拳”,练枪练的是劲道,却不是枪法,他杨某人练拳是把好手,偏偏对大枪没什么天分,用起来虽然精熟,却远远称不上高手。
他这一场切磋结束,场上已换了其他人,他就随便倚坐在一旁,一会儿看看场上,一会儿又低下头看看自己的右手。
五指伸缩,不停的变换手型,仿佛在与那一柄东瀛快刀隔空交手。
速度与力量,历来能够将其中一项练到精熟的,便已经能算是一把好手,可那一柄东瀛快刀偏偏最要人命,已经将二者练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敌人,除了比他更快、更强,还要比他更巧。
人身上最巧的地方,正是这一双手。
同样水平的两个人,有十根手指的双手一定比剑更加灵活。
但是同样的,这双血肉组成的手,却挡不住刀剑的劈砍。
除非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双手——尤其是十指——能够抵御刀剑的切割。
本来是没有的。
恰好,杨某人的另一项外挂,就是来自现代社会的无数天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