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门内切磋

幻想民国 水木燕洛 1571 字 12个月前

一个如猴似猿,往前一窜,双爪已一上一下,角度刁钻;另一个腰身一动,双脚犹如拨草窜腾,动作阴柔玲珑,似极了吐信巨蟒。

看似猴形蛇缠,关键处却另有变化。

“啪!”

二人一触即分,再一看时,只见那师兄落地时缩身挠耳,龇牙咧嘴,只似个真猴儿。

几位观战的师兄弟一看,却心下明了,知道这位是吃了暗亏,否则也不会被“打回原形”。

反观杨铭,如今早已不是第一次和人交手时的慌张狼狈相,此刻在瞬息之间与人交手,依然能够从容不迫的摆好拳架。

周围这才传来叫好声,有相熟的师兄,互相之间也嘀咕起来,不是背后说人小话,而是琢磨场上二人刚刚一刹那的临机变化,揣摩其中的门道。

形意门虽然只有一门拳法,但门中十二形各有神髓,练武之人往往不能融会贯通,尤其是初练之时,必先选修一门,种下精深之根基,才好兼容并蓄,枝繁叶茂。

就好比宫先生和大师兄马三,都是以猴形为主,只不过后来学有所成,将十二形融会贯通,渐渐脱出了藩篱,成了宗师之相。

也因师父、师兄在前,又有猴形最像人,相比之下入门稍易,门下弟子往往也主修猴形。像这位师兄便是其中之一,看其出手,已得猴形真髓,却未脱藩篱,因此手上痕迹极深。

像杨铭这种,却也不知道怎么练的,居然是以虎形最佳,连宫先生都称奇。

除此之外,杨某人练功还有一遭与常人不同:他是一上来就将十二形功夫练上了身的,修行一日,抵得上常人苦练十二日,这才真叫人惊诧。

宫先生暗地里誉他为“奇才”,却也怕他年少,因此变了心性,迟迟不将那些能致人死命的技击招法传给他,而是一味夯实根基,提升他的“硬实力”。

杨铭对此自有一番理解。

就好比制作一架飞机,重要的不是配备了多少机枪导弹,而是发动机、架构材料这种核心设备,这才是能飞得更高更快的东西。

硬实力到了,配备机枪还是导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果不其然,自从被宫先生传授打法之后,他便学得飞快,不过较之常人,却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可自从那一日见过程旭与李顺二人的比试交手过后,杨铭却仿佛突然之间开了窍,手上功夫一日千里,如今形意门中留守的几位师兄,单论招式技法,已经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学得快,或许便是杨铭身上的外挂之一了吧。

不过杨铭心中也明白,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由于宫先生被张大帅请去京城坐镇的缘故,大师兄马三,连带着一些人手也一并被带走,奉天城里形意门人一时之间也就少了许多,并不能代表形意门的全部实力。

事实上,宫先生虽然是形意门和八卦门的掌门,但两门的核心却在中原,而非关外。关外的形意门和八卦门势力,绝大部分都是靠着宫先生这一脉撑起来的。

杨某人曾经很阴暗的想过,当年宫先生远走奉天,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似乎也决非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自古同行相轻嘛!

咳咳······话说回来。

门派内部,交手切磋自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