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嵇康论神仙:见嵇康《养生论》:“神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2雾隐:像雾一样隐于山林,借指隐居。后文“霞寓”意同。
3崆峒:指广成子,传为轩辕时人,隐居于崆峒山石室中,见于《庄子·在宥》。羡门: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4解化:指解脱肉身,飞升得仙。
5房中:即房中术,道教术语,指男女交合、节欲、养生、保气之术。黄白:指道家炼丹之术,外丹术指黄金与白银,内丹术指黄芽白雪,即元神元气。
6上药:上等药物。嵇康《养生论》:“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
7下田:即下丹田。道家称人身脐下三寸处为下丹田。
8“熊经鸟伸”两句:古代导引养生之法,见于《庄子·刻意》。其法状如熊攀树而悬身,类鸟飞空而伸脚,口吐浊气,鼻引清气。经,悬吊。
9七情:人的七种感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10玄户:玄理的门户。《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乔、松:指王子乔、赤松子,古仙人。
?首驾:指络着马首就驾乘,引申为不带过多尘外物品。
?韩湘:传见本书卷六。控鹤:道教谓仙人常骑鹤,故以控鹤喻升仙。
?骖(cān)鸾:以鸾鸟为驾车的骖马,即驾鸾飞升,羽化登仙。
?多见其不知量也:语出《论语·子张》。只是表示他不自量力罢了,此谓不能理解神仙之事。
?吴筠:传见本书卷一。张志和:传见本书卷三。施肩吾:传见本书卷四。刘商:传见本书卷六。陈陶:传见本书卷四。顾况:传见本书卷三。
?高躅(zhu):崇高的行迹。
?颉颃(xiéháng):鸟上下飞,指不相上下。玄化:道家修炼的神妙变化。
【译文】
评论说:晋朝嵇康说过神仙不是靠着积累学习就能达到的,这话说得实诚啊。推断神仙的本原,来自天赋的灵气,跟凡人有差别,所以才有仙风道骨,飞腾在云霄之上。一一考查历代传记所记载的内容,有的乘雾隐居在山岩之巅,有的餐霞寄寓在尘世之外,自崆峒、羡门等仙人以后,不断有类似的高士,也是由来已久啊。虽然尸解成仙这样的事情,看似有些玄乎微妙,正可以看出不是借房中术、炼丹术这些小伎俩,通过服食丹药、六气,颐养天年,就能穷尽仙人们的奥义的啊。不损耗上等药物,越发地增益下丹田,像熊攀树一样悬吊,像鸟一样伸脚,吐出浊气,吸收清气,没有七情六欲来夺走魂魄,没有百般忧虑来煎熬肝肺,差不多算是了解了通往道教奥义的途径,强健体魄延长寿命,然后一跃而起,顿时就像王子乔、赤松子那样驾驭虚空而飞升。如今有些人遥指着青山络上马首就出发,卧在白云乡中振涤衣冠,纷纷长久地离开这个浊世,驱遣风云游历在无穷的天地间,等到看见这些人,我也愿意跟从他们游历啊。韩湘子骑着仙鹤在前面开道,吕岩驾着鸾鸟在后面跟随,凡是他们题写歌咏的诗篇,铿锵有力,使人振奋,都像天空之上自然形成的银河,不需要通过人为的安排。如果不是咀嚼干净的冰块洁玉,呼吸着烟岚雨霏,谁能达到这样的仙人境界?怎么会是爱好热闹的人所创作的,那样说的人只表明他不自量力罢了。吴筠、张志和、施肩吾、刘商、陈陶、顾况等人,他们的高尚的足迹可以细数,都是在得道成仙的行列中可以比翼齐飞的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