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岩

岩,字洞宾,京兆人,礼部侍郎吕渭之孙也。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更值巢贼,浩然发栖隐之志,携家归终南,自放迹江湖。先是有锺离权,字云房,不知何代何许人,以丧乱避地太白,间入紫阁,石壁上得金诰玉箓,深造希夷之旨,常髽髻,衣槲叶,隐见于世。岩既笃志大道,游览名山,至太华,遇云房,知为异人,拜以诗曰:“先生去后应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云房许以法器,因为著《灵宝毕法十二科》,悉究性命之旨。坐庐山中数十年,金丹始就。逢苦竹真人,乃能驱役神鬼。时及□世,不复返也。与陈图南音响相接,或访其室中。尝白襕角带,卖墨于市,得者皆成黄金。往往遨游洞庭、潇湘、湓浦间,自称“回道士”,时传已蝉蜕矣。有术,佩剑,自笑曰:“吾仙人,安用剑为?所以断嗔爱烦恼耳!”尝题寺壁曰:“三千里外无家客,七百年前云水身。”后书云:“唐室进士,今时神仙。足蹑紫雾,却归洞天。”

【注释】

1吕渭:字君载,天宝中登进士第。大历中,曾参与鲍防、严维等越州联唱。贞元中累迁礼部侍郎,掌十一年至十三年(795—797)贡举。

2锺离权:唐五代道士,后演为八仙之一的汉锺离,道教全真派的北五祖之一。

3太白:也称太白山、太乙山,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为秦岭主峰。

4紫阁:即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西安南。

5金诰玉箓:指道教的秘籍。

6希夷之旨:虚寂微妙的道教义理。《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7髽髻(zhuāji):挽发而结于头顶。

8槲(hu)叶:即槲树的叶子,较大。一本作“檞叶”。

9“先生去后应须老”两句:意谓先生您离开后我应该会老去,乞求您给我能够脱胎换骨的金丹。

10法器:佛教指具有学佛、弘法善根的人,此指传承道法的人选。

?《灵宝毕法十二科》:道教修炼之书。

?性命之旨:指容纳儒释性命之理的道教内丹修炼的方法。

?金丹:即圣胎,指精、气、神凝聚而成的内丹,又称“婴儿”,吕岩诗云:“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

?苦竹真人:道士名,具体不详。

?时及□世:《四库》本作“时移世换”。由文气推,盖为“时及末世”,即指唐末。

?陈图南: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据《宋史》本传载,谓其落第后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先天图》,为宋代理学基础。传见本卷后文。

?白襕(lán):泛指上衣与下裳相连的白色袍衫。角带:以角为饰的腰带,此为宋元时期平民的装扮。

?湓浦:今江西九江的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城下,名湓浦港,北入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