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字清夫,韩愈的侄孙,长庆三年(823)在礼部侍郎王起主持考试时考中进士。潦倒豪荡,无拘无束,见识和趣味都很高妙,尤爱雕琢诗句。韩愈劝他多研习儒家经典之学,他说:“我韩湘所学的,您不知道吗?”因此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说:“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琴弹碧玉调,炉炼白朱沙。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去看仙葩。”韩愈笑着说:“你真能如诗中所言夺走造物主吗?”韩湘说:“这种事特别容易。”韩愈为他开宴设酒,韩湘聚集土堆,用盆把它盖着,口中含水一喷,过了一会儿,开出两朵绿色的花朵,每个花瓣上都写着一句诗,写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非常诧异,不明白诗句的意思。韩湘说:“有朝一日会应验的。”就告辞离他而去。
未几,公以谏佛骨事谪潮州刺史,一日途中见有人冒风雪从林岭间来,视乃湘也,再拜马前,曰:“公忆花上之句乎?”因询其地,即蓝关,嗟叹久之,解鞍酒垆,命酌,足成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事,岂期衰朽送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又赠诗曰:“人才为世古来多,如子雄文孰可过。好待功名成就日,却抽身去上烟萝。”湘笑而不答,献诗别公曰:“举世都为名利醉,惟吾来向道中醒。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遂别,竟不知所终。
【注释】
1谏佛骨事:唐宪宗欲迎佛骨舍利入宫,韩愈献《谏迎佛骨表》,中有句意谓爱好佛教的皇帝都早死,触怒唐宪宗,欲杀韩愈,得大臣开解,远谪潮州。潮州:州名,治所在今广东潮州。
2酒垆:即酒馆,喝酒的地方。
3“一封朝奏九重天”以下几句:即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意谓早上向九重宫里的帝王献上一封奏章(即《谏迎佛骨表》),晚上就被下令贬谪到八千里远的潮州。本意是想为圣明朝代革除弊端之事,哪里能料到衰朽之年还要去边远之地度过余生。秦岭上云雾横遮看不见长安的家,蓝田关上大雪拥积我的征马都不愿前行。我知道你从远处赶来见我是有原因的,好在瘴气熏天的江边收敛我的尸骨。
4“人才为世古来多”以下几句:此诗韩愈集不收,品其诗风,与韩愈诗不类,盖小说家所伪造。诗意谓世上人才从古至今很多,像你这样能写雄杰文章的人才谁能超过?等你功名成就的那一天,你却反而抽身离开、跑去山野隐居修仙!可见此诗意在让韩湘入仕为官。烟萝,指山野,林野。
5“举世都为名利醉”以下几句:该诗题作《答从叔愈》,诗意谓整个世代的人都醉心于功名利禄,只有我来向修道中保持清醒。有朝一日肯定是飞升成仙离开,化作冲破秋日晴空的一缕青烟。韩湘答诗表明自己修仙隐居的志向。飞升,指成仙。
【译文】
不多久,韩愈因为谏诤佛骨舍利的事情被贬谪为潮州刺史,一天在路上看见有一个人冒着风雪从树林山岭之间走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韩湘,韩湘在韩愈马前拜了两拜,说:“您还记得绿色花瓣上的诗句吗?”韩愈就问这是哪里,回答说就是蓝关,嗟叹很久,在酒馆解掉马鞍休息,命人酌酒,把那两句诗补充成完整的诗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事,岂期衰朽送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又赠送诗给韩湘说:“人才为世古来多,如子雄文孰可过。好待功名成就日,却抽身去上烟萝。”韩湘笑而不答,献上一首诗告别韩愈说:“举世都为名利醉,惟吾来向道中醒。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于是两人告别,最终不知道韩湘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