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官名,即考功郎中,尚书省吏部考功司长官,总掌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并详加簿录。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元和十二年(817)以宰相兼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处置使,率李愬等进军蔡州(今河南汝南),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先后臣服,因功封晋国公,人称裴晋公。晚年退居洛阳,与白居易、刘禹锡酬唱甚密,诗人文士多出其门。淮西:全称淮南西道,治所在今河南汝南,长期为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吴元济等割据。

?行军司马:节度使主要僚属,掌本镇军符号令、军籍、兵械、粮廪、赐予等事,权任甚重,常继任节度使,有“储帅”之称。

?刑部侍郎:官名,尚书省刑部副长官,掌律令、定刑名、案复大理及诸州应奏之事。

?佛骨:指佛指骨舍利。

?表:指《谏迎佛骨表》。

?崔群:字敦诗,贝州武城(今属河北)人。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敢于直谏,时人赞为贤相。与韩愈、柳宗元等交游,柳宗元称其“文为时雄”(《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

?潮州:州名,治所在今广东潮阳。

表:指《潮州刺史谢上表》。

量移:官吏获罪被贬谪到远方,遇赦,则改置在近地,称为“量移”。袁州:州名,治所在今江西宜春。

兵部侍郎:官名,尚书省兵部副长官,掌天下武将选授及地图、甲仗等。

【译文】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早年丧父依靠兄嫂,读书每天记诵几千字,通览诸子百家。贞元八年(792)考中进士,先后三次到光范门给宰相上书,才得到调任。董晋上表署任为宣武军节度推官,后来汴军叛乱,便离开汴州投靠张建封,辟任为府中推官。迁任监察御史,上疏讨论宫市,唐德宗大怒,贬为阳山县县令,在县令任上有良好的政绩,改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年间,担任国子博士、河南县县令。韩愈因为才华高超难被容纳,多次被贬谪,就写作《进学解》来表明自身,执政的人珍视他的才能,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晋升为中书舍人。裴度担任淮西宣慰使,上奏让他担任行军司马。叛贼讨平后,迁任刑部侍郎。唐宪宗派遣中使去迎接佛指骨舍利到宫中敬奉,因而献上《谏迎佛骨表》极力劝阻。唐宪宗大为震怒,要杀他,裴度、崔群极力营救,才被贬为潮州刺史。到任后上《潮州刺史谢上表》,悲哀痛切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下诏量移袁州刺史,召入京师拜任国子监祭酒,转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长庆四年(824)去世。

○公英伟间生,才名冠世,继道德之统,明列圣之心,独济狂澜,词彩灿烂,齐梁绮艳,毫发都捐。有冠冕佩玉之气,宫商金石之音,为一代文宗,使颓纲复振,岂易言也哉?固无辞足以赞述云。至若歌诗累百篇,而驱驾气势,若掀雷走电,撑决于天地之垠,词锋学浪,先有定价也。时功曹张署亦工诗,与公同为御史,又同迁谪,唱答见于集中。有诗赋杂文等四十卷,今行于世。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