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中孚:楚州(今江苏清江)人,曾为道士,后还俗,历任谏议大夫、户部侍郎等,“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hong):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耿(wéi):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左拾遗,其诗长于五律,“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今河北邯郸永年区)人,官终虞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苗发: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官至秘书丞、兵部员外郎,“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tong):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官终右补阙,“大历十才子”之一。夏侯审:似为江东(今江苏南部一带)人,官至祠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师诗僧皎然,官至杭州司马,后隐居衡山,“大历十才子”之一。传均见本卷后文。

2联藻:文林。

3银黄:原指金银铸成的印章,代称高官显爵。

4臭(xiu)味:气味。

5三河少年:指引领风气的都市少年,三河指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约在洛阳一带。

6文宗:即唐文宗李昂,穆宗第二子。晚唐宦官争权,王守澄等杀死唐敬宗李悟拥立敬宗弟文宗登位。文宗不甘作傀儡,倚重寒士李训、郑注,试图清除宦官专权。大和九年(835)李训谎奏左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欲诛杀前来验看的宦官首领仇士良、鱼弘志,不料仇士良发现伏兵,事败,李训等被杀,株连千人,史称“甘露之变”,后文宗被软禁而死。

7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主张削弱藩镇,排斥牛僧孺党人,后遭牛党打击,贬崖州(今海南海口琼山区)司户而死。

8台阁:尚书省的别称,泛指中央机关。

9巾笥(si):用巾盖着的箱箧。

【译文】

○卢纶跟吉中孚、韩翃、耿、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前后相连,并驾文坛,都做到比较显贵的官爵,而且气味相投,交谊情分都很深,当时称他们为“大历十才子”。唐代的文章体制,到这里就有了一次大转变啊。卢纶所写的作品特别出彩,跟盛唐诗人相比也不逊色,就像都市里的少年,因其超群的风度和才华而自我欣赏。唐文宗特别喜爱他的诗歌,询问宰相:“卢纶去世后,诗文留下来多少?有儿子吗?”李德裕回答说:“卢纶四个儿子都考中进士了,在中央机关做官。”唐文宗派遣宦官把卢纶家里的书筐搜了个遍,获得五百首诗歌进献上来。卢纶在终南山中有山庄。集子十卷,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