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边烽:边境地区的烽火台。

3和亲:亦称“和亲政策”,中原地区的封建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为达到政治目的进行的联姻。

4比闻:近闻。

5冷朝阳:润州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为潞州节度使薛嵩从事,为送别歌妓红线赋诗,颇被人称道。传见本书卷四。包子虚:生平不详。

6“汉家青史上”以下几句:诗意谓西汉王朝历史上,和亲的策略很拙劣。国家社稷依靠圣明君主,国家安危却托付给一个女子。怎么可能拿女子的美貌,就把边境匈奴入寇扬起的沙尘扫净呢?那死在战斗中的尸骨已经千年,他们告诉我们,辅佐社稷的忠臣是谁?言外之意,只有勇敢地战斗,才能保住家园,而非和亲。

7魏绛: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大夫,主张与戎族和好,为晋悼公采纳。事见《左传·襄公四年》。

8武陵桃花源:在今湖南常德,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之。

9晚作:指晚唐作品。

10翰苑:文翰之苑,即文坛。

?诬(wu):夸张,吹嘘。

【译文】

唐宪宗的时候,边境战事多次危急,大臣讨论和亲,唐宪宗说:“近来听说一个诗人,他的姓名比较冷僻,是谁来着?”宰相回答说冷朝阳、包子虚,都不是。唐宪宗举出他的诗歌,回答说:“是戎昱吧!”唐宪宗说:“我曾记得他的《咏史》诗说:‘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又笑着说:“魏绛是多么懦弱啊,戎昱这个人如果还活着,可把武陵桃花源赏给他,那才配得上他清雅的诗歌。”文人学士把这事看作戎昱的荣耀。戎昱的诗歌在盛唐诗人中格调气势稍微差一些,诗歌中间还有特别像晚唐作品的,但是他的诗歌文采风流辞藻绮丽,无损于政治教化,当时欣赏他的知音,在文苑中为他喧声盛传,并没有夸大其词啊。有集子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