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蝇为吊客:感伤生前寂寞、死后萧条,《三国志·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3黄耳寄家书:指传递书信。任昉《述异记》载西晋陆机曾用名叫黄耳的家犬往来洛阳、吴中传递家信。
4沃洲寺:在今浙江新昌沃洲山上。
5莲花漏:古代计时器,为漏壶的一种。据《太平广记》卷四九七《莲花漏》条,莲花漏乃东晋惠远于庐山所创。
6嵩阳兰若:即嵩阳寺,北魏太和八年(484)建,在今河南登封,唐改为嵩阳观。
7匡庐:即庐山。东林寺:在今江西九江庐山西北麓,净土宗(莲宗)发源地。
8天目:即天目山,在浙江杭州临安区北境,分东西两峰。相传峰顶各有一池宛若相望,故名天目,古名浮玉山。四明:即四明山,在浙江宁波西南。相传群峰中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名。栖霞:即栖霞山,在江苏南京。南朝刘宋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栖霞山由此得名。衡、湘:指衡山、湘江一带。
9行锡:僧人出行时常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行走为行锡。
10尝与灵一上人约老天台:据考,灵一上人去世时灵彻才十四岁,辛文房误。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
?罄息经微:意谓钟磬之声停息,诵经之声微弱。罄,同“磬”,即钟磬,佛教法器。
?拔乎其萃:即出类拔萃。
?《酬唱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僧灵彻《酬唱集》十卷”。
【译文】
灵彻上人写诗多有精警诗句,例如《芙蓉寺》写道:“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谪汀州》写道:“青蝇为吊客,黄耳寄家书。”性情精巧灵逸,住在沃洲寺,曾经摘取桐树叶剪刻制作成莲花漏,放置在一盆水上,穿一细孔漏水,漏进一半莲花漏就沉下去,每个白天和夜晚沉下去十二次,用来作为修行佛法的时间节点。起初居住在嵩阳寺,后来住在庐山东林寺,其他如天目山、四明山、栖霞山和衡山、湘江一带的名山,几乎都走了个遍。曾跟灵一上人相约终老于天台山,但没有实现这个心愿。虽然心中念着山中云壑,但被才华和名声所拘束牵累,修行佛法的钟磬之音停息,诵读佛经之声微弱,倒是吟诗讽咏个不停,正是所谓出类拔萃、游荡在世俗之外的诗人啊。有集子十卷,和选录大历到元和期间著名诗人互相酬唱作品的《酬唱集》十卷,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