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穷坟典,耽爱黄老、《易》象。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召见。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藉英华,文称晔。”累迁拾遗。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子昂自筮卦,惊曰:“天命不祐,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注释】

1梓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陈子昂为梓州射洪县(今四川射洪)人。

2开耀:唐高宗年号(681—682)。许旦:一作许且,其人不祥。

3任侠: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尚气:意气用事。弋(yi)博:射猎赌博。

4乡校:古代的地方学校,源于西周,后世因称地方所办学校为乡学或乡校。

5金华山观:观名,在今四川射洪市北的金华山上,始建于梁代,有陈子昂读书台,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即指此。

6修饬(chi):整修,约束言行。

7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此泛指古代典籍。

8黄老:指黄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师,因而借指道家。《易》象:一作“易庄”,据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子昂晚爱黄老之言,尤耽味《易》象”,以“《易》象”义长,指《周易》卦象。

9光宅:唐武后年号(684)。

10诣阙上书:事见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属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子昂乃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上壮其言而未深知也。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拜麟台正字。”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反对不顾百姓、大兴土木地将唐高宗的灵驾迁回长安。

?麟台正字:官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由秘书省正字改为此名,掌校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