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

之问,字延清,汾州人。上元二年进士。伟貌辩给。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后游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后求北门学士,以有齿疾不许,遂作《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亲”之句以见志。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归,匿张仲之家。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迁考功郎,复媚太平公主。以知举贿赂狼藉,下迁越州长史。穷历剡溪山水,置酒赋诗,日游宴,宾客杂遝。睿宗立,以无悛悟之心,流钦州,御史劾奏赐死。人言刘希夷之报也。徐坚尝论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有集行世。

【注释】

1汾州: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汾阳。

2伟貌:仪貌伟岸。辩给(ji):口才敏捷。

3甫:刚刚。

4习艺馆:唐代宫廷教育机构,亦称“内文学馆”,为教习宫人学习经、史、书、算及其它众艺的场所。

5尚方监:官署名,主持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唐光宅元年(684)改少府监为尚方监。唐制以监与少监为正副长官,丞助理监务,属官有主簿、录事等。

6后:指武则天。龙门:在河南洛阳南,因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隔伊水夹峙如门,故称“龙门”,也称“伊阙”,为洛阳南面之门户,建寺凿窟,今称龙门石窟。

7从臣:侍从之臣。

8左史:官名,即起居郎。东方虬(qiu):唐初文学家,曾官左史,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称许其《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惜已佚。

9锦袍:以彩色丝锦制成的珍贵长袍,常用来赏赐近臣或外邦使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