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

王院长五十上下,国字脸,带粗框眼镜,看着很有领导的气势,李招娣有点儿怂地看了一眼,虚张声势地问:“你,你是谁啊?”

“我是唐志华和孟丽云的领导,市设计院的院长。”王院长一只手背在背后,语气平和地说:“孟同志家里现在遇到了困难,有什么事,你可以跟我说说。”

显然,王院长和熊建军虽然没有听到汪翠芬前头的话,但也已经知道了唐志华的消息。

李招娣有点下意识地怵领导,但还是钱更重要,所以她抿抿唇,说:“我……孟丽云前阵子找我们家大富借了二百八十块钱,这事儿我不知道,是大富背着我干的,不过嫂子也不是外人,借了就借了。只是现在我娘家有急事儿需要用钱,所以今天想问问嫂子,到底什么时候还钱?”

之前唐棠的外婆干活儿的时候突然昏倒,孟红星用拖拉机将老人家拉到医院,当时情况已经危急,医生说要尽快做手术。大哥孟卫星和孟红星凑了些钱,孟丽云又找王大富借了一笔。

徐大妈不落忍,把蒲扇背到身后,走到孟丽云身旁,“小孟啊,你要是手头不宽裕,大妈叫海洋他爸借给你。”

刘海洋,是刘二胖的大名。

二百八十块钱,相当于市设计院一般员工半年的工资,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凑一凑也能拿出来。

满院子谁不知道孟丽云现在困难,徐大妈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女同志说:“丽云,我家也可以借给你。”

“我家也可以!”

“我家也行!”

“还有我家!”

院子里的人们争相开口,甚至在自己家中的人站在窗边朝孟丽云喊话,大院儿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不只是同情和怜悯,更多的是为唐志华和孟丽云两口子往日对待大家的情谊。

“谢谢大家,我心领了。”孟丽云朝大家微微鞠躬,然后对李招娣道:“劳烦你们在这里等等,我上去拿钱给你。”

古大富实在不忍心,拉住李招娣,“回去吧……”

李招娣一梗脖子,“我不!拿不到钱我就耗死在这儿!”

没一会儿,孟丽云就下楼了,用一张写过的作业纸兜着一堆钱,递给李招娣,“不多不少二百八,你数数。”

李招娣倒是无知无觉,当着大家的面儿把钱数了两遍,最后高高兴兴地说:“齐了,嫂子,回见!”

古大富觉得没脸,早已经自个儿先走了。

之所以说孟丽云还给李招娣的钱是一堆,是因为里面既有十元一张的大票子,也有一分两分的小票子,甚至,还有几的分分钱的硬币。

约莫,孟丽云是把家中所有的钱都凑上来了。

人群里一阵唏嘘。

熊建军最是不忍,对王院长说:“王院长,您看能不能先把我师父的抚恤金发下来?”

“建军啊,抚恤金的发放有个过程,咱们单位得先往上头打报告,上头批准了,才发的下来啊。”王院长叹口气,“这事儿急也没用。”

“王院长!”一向温和的熊建军忽然咬紧了牙梆,目光带着点狠,直直地看着单位除了党委书记之外的最大领导,一字一顿地说:“您是想把人逼上绝路吗?”

单位里头党委书记最大,但是实际管业务的还是王院长,熊建军当众顶撞大领导,气氛一下子凝滞了,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声气儿,不敢言语。

“你——”王院长面上带了点怒意,伸出手指指着熊建军,不过也就两三秒的时间,王院长的怒气忽然就散了,指着熊建军的手伸平了手掌,往下压一压,是个安抚的手势,“年轻人,不要急躁,听我把话说完嘛。”

“志华是为单位的工作牺牲的,咱们有义务帮扶他的家属。”王院长两只手都背到身后,沉吟着说:“考虑到家属的情况,单位先拨款垫付一部分抚恤金,等上头批下来了,咱们再多退少补。”

熊建军紧绷的牙梆总算松了,他转头跟孟丽云说:“师娘——”

“多谢王院长,也谢谢建军,不过——”孟丽云还是那副平静和平淡的样子,她给王院长鞠躬表示感谢,然后语气坚定地道:“我相信志华还活着,我不申请抚恤金。”

“丽云,我知道你难以接受,但你得为几个孩子考虑啊。”徐大妈急了,赶忙劝说孟丽云。

“是啊,师娘。”熊建军也开口了。

然而不管大家怎么劝,孟丽云都只是摇头。

满院子的人都知道唐志华和孟丽云感情很好,只能给时间让孟丽云慢慢接受,大家摇头叹息,各回了各家。

谢起云下班回来没多久,进大院儿就听见汪翠芬的粗嗓门说着唐志华去世的消息,所以就站住了脚,他的女儿谢娟娟呢,也站在一旁,父女两个就这么从头看到了尾。

孟丽云已经转身上楼去了,院子里聚着的人也散了,谢起云摸摸女儿的头顶,“咱们也回家吧。”

谢娟娟点点头,走了几步,她问道:“爸爸,你和孟阿姨结婚,好不好?”

孟丽云啊……。

刚才乱哄哄的院子里,谢起云的目光一直在孟丽云身上。

孟丽云刚今天刚得知唐志华人没了,不管是从以往的夫妻感情,还是以后孤儿寡母几个人的生计,对她来说,都应该是天塌地陷的打击,而且这种时候,还遇上那两口子咄咄逼人的上门要债,别说寻常女同志,就是男同志,也没几个受得住吧?

但是孟丽云呢,从头到尾,体面、冷静、坚毅,甚至这样大的劫难,丝毫没有损及她身上那丝淡淡的傲气。

大家同情孟丽云,怜悯孟丽云,谢起云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比旁人还多了一股欣赏,以及虽然年至三十,却像少年人一样突如其来的悸动。

“以后再看吧,娟娟不要乱说,别人听到了不好。”对女儿的问题,谢起云如此回答。

“嗯。”谢娟娟点点头,这个语气,这个话音,谢娟娟已经明白了。

虽然很多细节不对,比如说唐棠竟然安然回到家属院,比如说孟丽云竟然没有要抚恤金……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一样的。

看,唐志华死了吧。

(二)

孟丽云上楼开门,一回到家,关上大门,整个人都像是脱力了一样,大口大口地喘息,靠着门才能站立。

唐文和唐武已经醒了,唐武连忙过来扶着她,“妈妈,你不舒服吗?”

唐文麻溜地去倒了凉开水,用白瓷碗装着,端过来递给孟丽云,“妈妈,你是不是中暑了,快喝点水,坐下来我给你扇扇风。”

“没事儿。”孟丽云摇摇头,却是真心地带了点笑容,为了不拂小崽子们的心意,她接过水喝了两口,然后虚虚地扶着唐武的手进了南屋。

南屋的床上,唐棠又摆开了地图。

这一次,孟丽云拢一拢头发,坐到唐棠边儿上,然后招呼两个儿子,“小文,小武,来,咱们一起找一个地方!”

孟丽云刚才拒绝王院长给唐志华申请抚恤金,并不是因为冲动和拒绝接受现实,而是因为她真的相信丈夫还活着,如果申请了抚恤金,丈夫在单位上就算死亡人口,以后回来了,哪里去找工作呢?

丈夫那么优秀,那么努力,才年纪轻轻地当上了单位的所长,她不能让丈夫往日的汗水和努力都白费,而钱财款项,她也已经想好了办法。

孟丽云头一回下楼之前,听女儿说完了她做的梦。

女儿说,她要买地图是因为之前梦到过两只燕子,燕子告诉她,在一个公园里见过唐志华,那个城市有很多蓝色的湖泊,燕子说不城市的名字,但是记得从那里飞到山岚市要飞六天才能到。

这话确实荒诞,起初,孟丽云是不信的。

南屋的檐下就有一窝燕子,小孩子白天见了,晚上就容易梦到,虽然女儿的话不像一个四岁孩子能编出来的,但是孟丽云一向觉得女儿最聪明最可爱,女儿有这个想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她也不太意外。

后来,唐棠又说了今天中午做的梦。

她说,梦中的唐志华一身白衬衣,在一片一望无垠的玫瑰花田中摘花,别人问他摘那么多花干嘛,他说要摘下来送给妻子,因为妻子最喜欢玫瑰花。

孟丽云确确实实地震惊了。

没错,她是喜欢玫瑰花,但那是十多年前初遇唐志华的时候了。

那时候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市设计院,没多久和唐志华处起了对象,两个人蜜里调油,唐志华当然就知道她喜欢玫瑰花。

但是没过多久,十年运动就开始了。

有一位植物学家因为喜欢梅花,而梅花曾经被东南某位人物定为国花,导致那位植物学家遭到了严厉而残酷地批dou。

孟丽云和唐志华一样,各方面都变得谨小慎微,尤其是听说那位人物的夫人也喜欢玫瑰花,孟丽云从此再也没提过对玫瑰花的喜好。

后来两个人结了婚,生了几个孩子,忙工作,忙照顾孩子……日子变得踏实忙碌,所有的时间都务实地用在每一件和过日子相关的事儿上。即便过了那段特殊时期,孟丽云也再也没有提起过玫瑰花,甚至她都快忘了她以前那么喜欢玫瑰花了。

总之,她的这个喜好,女儿绝对不可能知道。

其实女儿的梦境有很多信息,有大型公园说明是城市,燕子飞行六天可以划出大概距离,尤其是,蓝色的湖泊极具地方特色,符合这个限定条件的并不多。

在下楼去见李招娣之前,孟丽云已经按照几个条件粗粗地筛选了一遍,找出来的城市恰恰就在算盘河的下游,与公安局抓到的盲流的户籍地隔得不远,如果丈夫被洪水冲到罗安县,再远一点,就是筛选出来的那个城市了。

也就是说,用女儿梦中的条件筛选出的地方,恰恰与公安局从盲流身上得出的信息吻合。

九分的相信,或许还有一分孤注一掷,孟丽云抱住女儿,轻轻地说:“好,咱们去找爸爸!”

慎之又慎,孟丽云和孩子们一道翻了一下午的地图,直到天黑了,孟丽云才做了晚饭。

为了简便,孟丽云干脆做疙瘩汤,她舀了两碗面粉,把水龙头打开一点点让水往下滴而不流,然后用筷子快速地搅拌面粉、

等全部搅成絮状,往烧热的铁锅里下点猪板油,拍一颗大蒜进去煸香,掺上两大瓢水,等水烧开了,先下面疙瘩,再下切碎的青菜。

没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青菜疙瘩汤就做好了,再揪一把窗台的小葱,切碎了洒进去,那真是说不出有多香。

吃过饭洗了碗,约莫八点钟,孟丽云又下了一趟楼。

这一次,她去了四号单元楼的二层,然后停在端头那户人家的门口。

“嘭嘭嘭”,孟丽云敲了三下门。

门被打开,开门的是杜水生原来的老婆生的女儿,郑美红不待见这小姑娘,偏偏还不想别人说她是个心肠狠的后妈,所以小姑娘穿得不错,身上一件碎花的小裙子,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飞跃运动鞋。只不过小姑娘面黄肌瘦,根本撑不起身上的裙子,看着就像是借了别人的来充面子一样,脚上的鞋也是脏兮兮的,都开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孟丽云摸摸小姑娘的头,“你爸爸在吗?”

小姑娘性子有点怯,但她知道这个阿姨对她蛮好,乖乖地点头,挪到旁边,让孟丽云进屋。

“杜院长在吗?”孟丽云扬声问一句。

杜水生在客厅看报纸,应道:“是小孟啊,请进。”

郑美红和汪翠芬本来在卧房里,听到孟丽云的声音,赶忙就出来了。

汪翠芬也不坐,就斜靠在墙边儿,揣着两只手干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