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定制班的学生报名不积极,有些已经转到孜然去了。”老倪说道。
由于报名时间还没有截止,各分校没有统计数据上来。现在老倪这么一说,跟邓总之前的猜测倒是有些一致了。
“沿海的做法?那又怎么了?他们那里的考试模式跟我们这都不一样。”邓总说道。
“其实也可以理解吧,现在转到孜然的孩子主要是一些成绩在我们这里提升不明显的,对我们整个成绩影响并不大,只是这分校的利润受的冲击更大。”
老倪这么一说,邓总倒是踏实了。只要基本盘没动,那暂时就不会有问题,有些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了培训班就万事大吉,哪有这种事呢?特别是有些家长的小孩在我们这里长期上培训,成绩改善总达不到预期的,自然会想换一个环境试试。
老倪不知道邓总在想什么,便说道:“听说他们都是给小孩做一对一的培训,哪门功课有问题就补重点放在哪门,这样对家长的吸引力太大了。”
“他们怎么个一对一法?”邓总问。
“根据去试听过的家长说,他们一对一的做法其实是分了小组,主讲老师会用一些沿海培训的资源一边播放,一边讲解,然后就围绕着这些知识点来练习了。班里配的老师比我们多,这样老师跟小孩交流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发现小孩有问题的时候当场就纠正过来了,并当堂带着小孩进行巩固,因此试听一节课下来,倒是小孩能说得出几句英语了,小孩玩得开心,家长又见小孩能立竿见影地学会英语,自然兴趣更大了。”
“哦,你没有跟家长一起进去试听一下?”邓总问老倪。
老倪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我哪能进去呀,我到了门口被有家拦了下来,问我要试听券,那试听券都是有小孩的家长才给的。”
雅琼去试听过过,但没有象老倪这样去考虑。此时她听出了些门道,做为英语来讲,如果有老师带着练习,那自然效果要好很多的,如果针对的是教材里的知识点,这样还会让小孩减少犯错的机会,自然成绩能高得起来,她仿佛看到了孜然培训必然要在英语培训这一块硬生生地抢去一块市场的景象。但她没有想好对策,因此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