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四十里铺的这些孩子,将来的可能是教师、可能是工程师、可能是带领大家致富道路的领路人,作为经济条件已经好转的自己,是否应该尽着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让孩子们的求学生涯,更加舒适开心!
打定主意后,李春霞拨通了杨小兵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改善办学条件这件事情,跟兴建林场和牧场又有着区别。林场和牧场建成后,经过一定的周转期,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物质上的收益,而改善办学条件这件事情,是一个纯投入的行为,得不到任何物质上的产出。
而修建教学楼和操场,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费用,自己回农村创业之后,前前后后已经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小兵会赞同自己的计划吗?李春霞的心里有些忐忑。
杨小兵知道,当李春霞同自己商议这件事情的时候,春霞的心里,早已经有了自己打算和规划了。
“春霞,我曾经对你说过,不管你想要干什么,我都支持你!改善办学条件,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的大好事,不能单纯的用金钱来衡量!我更应该无条件支持!大胆的去做吧!资金不是问题!”电话里传来杨小兵亲切的声音,李春霞紧紧的攥着手机,真希望此刻杨小兵就在自己的面前,真想此时,能紧紧的拥抱自己的爱人!
当李春霞把自己想资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是事情告诉了李小军之后,李小军跟王小云一合计,当年姐姐在深圳打算给李小军购置房产的五十万块钱,李小军将这笔钱拿了出来。
“姐姐,算我一份的。四十里铺中学是咱们的母校,现在咱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有责任也有义务帮着学校把条件改善改善,姐姐,咱们到镇上一趟,征求一下宋镇长的意见,具体的改善方案,等咱们跟宋镇长洽谈后再做。”李小军同李春霞商议着。
李春霞赞许的看着自己的弟弟,小军,真的长大了!
第二天,政府办公室。
宋镇长得知李春霞姐弟二人,准备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的时候,宋镇长激动的紧紧的握着姐弟两个人的手。
“春霞、小军啊,你们姐弟两人,真是镇子上的骄傲啊!你们自己富裕了不说,还带动着镇子上的父老乡亲!现在又想到了镇子上孩子们!我代表着镇上
的父老乡亲,感谢你们姐弟二人!”
李春霞和李小军连连谦虚的说着:“宋镇长,您真是太客气啦,我和小军,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提高了,让孩子们在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里学习,相信学习效率会更高,期待我们的孩子们,珍惜学习机会,都成为有用的人才!学成后,回来建设咱们的镇子!”
在宋镇长的协助下,李春霞等人做好了改善方案:盖一座三层楼的教学楼,一处塑胶操场,地址选在四十里铺最平坦的地方。
秋天到了,一桩三层楼高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命明为“四十里铺初级中学”的教学楼进行了搬迁仪式。
四十里铺再一次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