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王大夫接诊。看到李春霞着急心疼的样子,王大夫安慰着春霞:“孩子只是擦破了点皮而已,学校的这个操场,实在是太简陋了,不知道多少孩子受过皮外伤!国梅啊,你们没有跟上级反映过这件事情
吗?”
郝国梅苦笑。
教育经费这么紧张,反映了又有什么作用呢?郝国梅执教的班级,屋顶多次漏雨了,每次只是将破碎的瓦片进行了简单的更换,到了旱涝季节,根本抵挡不住大雨的侵袭,每次都是屋外下着瓢泼大雨,屋内叮叮当当的下着小雨。
“教育才能兴邦啊,孩子的事情是头等大事,还是得多加反馈啊!”王大夫叹着气说道。
跟王大夫告别后,王大夫说的话,一直萦绕在李春霞的心头。
“国梅,学校操场的事情,学校领导怎么回话的?”将孩子送回学校后,李春霞跟郝国梅站在学校操场里攀谈着。
“唉,学校领导也是有心无力啊,教育经费实在是有限,这个操场还是近几年镇上找村民修建的,镇上毕竟不富裕,乡镇的学校的办学条件,肯定不能跟深圳那边相比,不过,咱们的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过,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有机会上学,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郝国梅无奈的说道。
自从来到学校任教之后,郝国梅跑破了好几双运动鞋。
因为种种原因,每年总会有那么多的孩子,在开学的时候不见踪迹,为了给孩子一个学习文化的机会,为了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程,为了给孩子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郝国梅不辞劳苦的到辍学孩子的家里走访,苦口婆心的跟孩子的父母解释着上学的重要性,甚至为了能给孩子一个上学的机会,不惜自掏腰包,将孩子的学费垫付上。
拗不过郝国梅的执着,好多父母只得同意孩子重新返回到校园里,可是还有一些无奈离开校园的学生,离开了老师和同学,小小的年纪,拖着单薄的身体,疲倦而又无力的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茫然无措的过着没有希望的生活。
不能上学的孩子都那么多,怎么可能会因为上学条件的简陋,而埋怨和抱怨呢?
听完郝国梅的话,李春霞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与上学条件,不知道比山区里的这些孩子高出了多少,地域上的经济差异,让孩子们的学生时代反差如此之大。可是山区的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不仅不抱怨,反而乐得其所,在简陋的条件下,度过自己快乐的少年时代,尽着自己的努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自己是不是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李春霞思索着。
夜幕降临,看着山脚下四十里铺中学的的灯光,想着昏暗灯光下伏案苦读的孩子们,李春霞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