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机体格斗原本存在的另一种可能

果核启示录 柳色轻侯 2489 字 2024-05-20

然而,雅可可却在尝试着在虚无彻底统治的机体格斗领域,使用古武技。

这原本是一个被证明了错误的方向,我们从莫文吉的菜鸟水准中就能发现这个道理。

雅可可也纯属出于无聊的玩乐心态不停的缠着响虎进行探索者机体的古武技较量,就如同莫文吉计划的那种其实更适合人类的新格斗类型式较量。

但打着打着,雅可可逐渐就琢磨出一些味道了,在非古武技的纯机体格斗中,每每都有令响虎无从招架的表现。

这其实因为,那个貌似是真理的道理,其实并不是真理,而不过是人们在某一条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另一条道路上前行的不够而此消彼长下呈现的比较差异而已。

古武技真的不适合探索者机体使用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这样,但不绝对。

如果把人类古武技理解为那些固定的招式套路被无数人类以碳基身体反复练习成为肌肉记忆的动作来说,它的确不适合。

一方面碳基身体与探索者机体无法忽视的种种不同,很多碳基身体可以轻松实战或者通过训练施展出来的动作,探索者机体由于柔韧性与重心分布等问题,根本用不出来。

另一方面古武技习惯性攻击的对碳基身体来说的弱点部位,对于探索者机体而言并非是弱点,反而容易被人借机反打。

但人们其实都忽略了,古武技作为人类千百年与自然与同类的抗争与搏斗中,为发挥自身长项而总结的动作规律,它搏击的对象未必是人类。

对狮虎猛兽,他原本也是奏效的。只是后来越来越以同类作为最大的敌手,才形成了格斗套路中攻击的指向性。

如果忽视那些完整的动作套路,将古武技拆分成一些基础的动作比如腰力带动臂力出拳等等,它的精髓就出现了:以人类的形体,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物理规则。

近亿年人类与自然以及与同类搏斗中的反复试验择优的结果,其实都包含在古武技中。

所以你看如同链球比赛中扔链球的发力动作,掷标枪掷铅球的动作,跳高跳远撑杆跳乃至短道速滑所有追求人类力与速的提现的动作,在古武技中你都能找到类似的发力诀窍。

探索者机体本来就是人类为了回归现实世界而仿照碳基身体所制造的人形机械。

只是模仿到一定程度,考虑到机械特性人类放弃了一些看似没有必要的模仿,而采取了更能体现机械优势的设置。

但自然与进化的鬼斧神工,有时候是人类文明中发展出来的有限智慧所无法超越的。即使科技发展到果核时代的水准,如果把碳基人体视作一部精良的机器,那显然是探索者机体所无法比拟的杰出造物。

它的缺憾,不过是因为生命体的属性特征而无法适应如今的这个地磁紊乱电离层保护消失各种宇宙射线乱飞而连赖以呼吸的气体都已经发生了改变的地球而已。

有些人们以为无益的对人体的模仿,另外采取的更能提现钢铁优势的新创建,其实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

机体格斗,原本是可以用于检验这种模仿的必要性的一项有利工具。然而可惜的是为了追求这种工具较量的表面胜负,人们抛弃了将它作为标尺衡量的工具性,反而追求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它。

机体格斗最早出现的时候,其实人们选拔的仍旧是比较擅长古武技能的人,用探索者机体来进行古武技的较量。

但人们很快发现了由于探索者机体与碳基身体的差异,在使用为碳基身体量身定做的格斗技方面的缺憾。

这类现象其实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是调整动作使其更适合探索者机体;第二是调整探索者机体使其更适应动作。

其实第二种方案并没有想象中难,譬如扭腰动作,在探索者机体制造的过程中腰腹做成了空腔的储存空间,但外部仍旧是留有各种扭转的转动机制的。

只是腰部运动与人类臀大肌类似的部位运动使用的是同一个动力组,而为了降低成本各个方向的弯腰是直接通过臀部部位的各向弯曲实现的。

对于如今的格斗用探索者机体复杂的制造技术来说,这些完成对人体的完全仿真只需要一些很微小且轻易的改动。

但最开始的机体格斗,参与者完全都是以体术类特长的人员组成的,对于他们来说方案二显得神秘且复杂,方案一显然他们更能够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