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〇章 扩容

永不下车 阳电 1158 字 2024-05-18

不仅如此,要真正通晓联邦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障碍阅读,词汇量还要进一步扩充到数万,即便如此,在很多领域的专有名词面前,也还是会一头雾水,事实上很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发源于字母文字体系的世界语,也有一样的弊端。

至于未来的列强文,完全可以恢复‘造字体系’,反正到那时,掌握一门语言对人类而言是很轻松的任务;

适当增加新字符,也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阿达民索性一并托出,某些语言文字研究者的脑洞:

“在列强文里,表示交通工具的字符,用‘’代表地面轮式交通工具,用‘舟’代表水面盆型交通工具,这些文字,稍加观察也不难看出其象形意义,不得不认为是一种很精妙的创造。

不过,局限于造字时代的久远,大量新事物、新概念没有对应的字符,

只能用字符组词的方式,创造出新词汇去表征。

但这样一来,有些字符的‘负担’难免过重,进而产生出一定的表示歧义,虽然这种歧义,在日常交流中并不会被重视。

譬如,现代文明中频繁出现的机械,对应的字符,是‘’,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机械、机电种类繁多,门类越来越广,用这一字符组成的词汇量也越来越大,进而产生相当数量不明所以、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识别的词汇。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人类,第一次制造出能够在天空飞翔的机械,这种机械,传到当时尚落后于世界的西大陆,彼时之人没有适当的字符去表示,就只能将其称为‘飞机’,意为如鸟儿一样、能够飞行的机械。

再往后,飞机迅速被应用于军事、民航、货运等领域,产生出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用途的型号,这种构词法就逐渐不敷应用。

早期的战斗用飞机,全称‘驱逐型飞机’,构词冗长,一度被简称为‘驱逐机’。

后来又逐渐产生‘战斗机’、‘轰炸机’、‘歼击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等诸多词汇,到这里,已经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