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继续上课

说着,又拿了一摞奏折来。

到了晚饭时分,周宣也才完成了三分之二。皇帝已将其余的奏折批复完毕。二人仍是一起用了晚膳。可惜这作业没法带回房做。因此二人用了膳后依旧是去勤政楼。

周宣此时是真的对皇帝有了不少佩服之情。按这个工作量看,他过去去探望她基本意味着要加班。难怪无心政事只爱玩乐的皇帝那么多,因为当个好皇帝真的很累啊。

秉着不耽误周赟难得的休息时间的心态,饭后周宣加快了写提纲的速度。她写一本,皇帝就看一本。

待到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可算是写完了。皇帝仍是叫之前午膳传信的方公公送她回她居住的偏殿。

之后几个月也是如此,待她将列提纲这事做熟,任务又换成了看批复内容。待看熟了批复内容,大体上了解了各类事物的种类,轻重,缓急,周宣就正式改任秘书了。每日就是将各种奏折分类。待分类这件事也做熟了,已是年关到了。

周宣现在深深理解了皇帝为何在母亲去世后那么久才去接她。这过年的皇帝真是忙得脚不沾地,连和她一起吃饭的时间都没了,奏折都积压了一堆。

不过周宣并没因此被放假,反而事更多了――对奏折分类整理并写出处理意见。真让她吓了一跳。不过她也没法不从命。只得日日胆战心惊地写批复意见,还要隔三差五被看意见的皇帝训斥一顿。要知道她自从穿越过来,不,哪怕是上辈子,也是一路被老师夸奖过来的小天才,哪里被人这么训过。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她求了皇帝,将自己意见不妥的奏折一一总结在手记上,只当是总结错题本,平日里无事的时候就看着揣摩揣摩。到了过完年,被训斥的次数也少了些。

县试就在二月。到过完了十五,周宣就和如意一起出了宫回府。这边考试倒没中国古代那么多要求,无需他人保举,只需去官府查验身份,发放准考证――当然这里不叫这个。周宣不知道皇帝是做了什么安排,总之她去办时真是毫无阻力,犹如拿刀切油脂般容易。待又看了一个月书,已是该进场了。

此间改革后的县试要考三天,第一天考贴经,第二日考时文,第三日考策论。当然第三日的策论也是看看考试者是否是只知死读书的腐儒。只需合理即可。在童生试上能做好的没有几个。

周宣先已定了考场边客栈的上房,这日一大早,她就来到了考场外,心中带了些忐忑。倒不是因为畏惧考试,而是她至今还不知皇帝打算如何帮她过进场检查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