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以为,礼法是立国之根基,不可轻废,忠孝节义,乃是人之根本,国之根本,失之则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孝之罪,罪在不赦之列。”若萱欲扬先抑。
皇帝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那以你的意思,是觉得应该批准死刑了?”
“女儿只说不孝之罪属于不赦之列,可没说此人犯了不孝之罪。”周宣狡黠一笑。
“说来听听。”皇帝松了口气。
“这民间多有过继之事,按我朝律令,过继子实际上属于养父母家的孩子。可以继承养父母家的产业。也是侍奉在养父母的身边。螟蛉有字,蜾蠃负之。此案中,人犯尚是婴儿时,就被送养,因此,生父与他并无恩义。他不知情时殴伤生父,是因为误会对方侮辱养父,分明是一孝子。女儿以为,如果以此为由,判他无罪,非但可以全了情理法,又可以明确养子的法律关系,使国家的收养,过继关系更加规范。”
从皇帝的表情里,周宣看出来自己大概得了个高分。
果然,他笑了起来,说道:“不错,你能兼顾各方面,又保持着一种仁慈,这很好。如果你真的回答该判此人死刑,我会非常失望。因为为,为官者必须秉持着一股爱民之心。才能当一个好官,一个于国有益的官员。此案原本不复杂,可惜办案的官员却多是尸位素餐之辈,缺乏仁心,竟将此案一路奏报到我这里,实在是让人失望。”
哦哦,讲题了。周宣赶紧竖起耳朵聆听。
“但你若只是说此人可怜,我也不会称赞你,因为以人情悖逆法理,也是一种错误,今日为同情犯人,明日或许就会包庇亲故,久而久之,使法纪废驰,于国也不是好事。但我原本以为,你只会以其不知情为由,为他求情。没想到你竟能周全各方。这很好。以后你处理事情也是如此,应该高屋建瓴,不可拘泥于一些小节。你这次,做的就很对。我教养你,不是想得一个干吏。你好好学习,多看,多想,多做,造化还在后头。”
原来第一种回答也能得良好。不过能优秀不是更好吗?
周宣站起身,行了礼:“谨遵父亲教诲。”
“你且先回去休息吧,”皇帝虚扶了她一下:“我已整理出了如今朝中肱骨之臣的信息,你回去后,先记下来,虽然来了宫中,无需上课,也不能懈怠。”
周宣躬身双手接过那一本手记,恭敬地退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案子是真的。出自春秋决狱。
古人觉得蜾蠃背负螟蛉是代为抚养,因此养子又称螟蛉子。不过真相很残酷。其实螟蛉是蜾蠃给幼虫准备的储备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