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诗意中的李清照

墨梅集 豪气凌云 4314 字 2024-04-21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词人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在词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

全词写梦境,但这梦境和真实的生活感受息息相关,词人写尽天下豪放语,将胸中淤积的层云一吐为快,表达了知音难遇,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奋力挣扎的愤懑之情。

词的开头,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优美图画,境界之高,世所罕见。这两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连用几个准确的动词描写恢弘的景致,给人壮丽雄浑又茫然无际的感觉。“接”、“连”两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豪迈的境界,既有梦境的虚幻,又虚实相间,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而“转”、“舞”两字,又将词人在风浪中的感受,真实地描绘出来,让人如临其境。’怒吼狂卷的波浪跃入渺茫的云天,在一体的苍茫之中,天空的上方弥漫着破晓前的云雾。我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着天空,天上闪烁的银河也似乎跟着一起转动,此时,海面上有猛烈的风吹过来,无数舟船悬挂的白帆在风浪中盈盈飞舞。‘

”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了天帝。”梦魂“两字是全词的关键所在。’经过海面上的漂泊航行,词人的一缕梦魂在恍惚之间仿佛升入了天国,遇见了慈心悲悯的玉皇上帝,他俯下身,殷勤地询问我:”李清照,你究竟要到哪里去呢?词人仓促间回答:“山长水远,我一路追寻而来,直到容颜衰老,黄昏日暮的时分,可惜我自幼时就有学诗的绝世才华,到如今,流徙在外,遭遇不幸,即使有惊人的语句也无人赞赏!“

”九万里风鹏正举“又让这一对话略一拓开,由实入虚,形象愈加雄伟,境界愈加恢弘。‘鲲鹏能够扶摇九万里,击水三千,只因为羽翼间有浩渺的长风托举而行。’在大鹏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真是天下罕见!‘狂风啊,你不要停息,一直裹挟着我的乌篷船吹倒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吧!’

全词将神话传说融入梦幻与现实,构成豪迈的格调,成就雄奇瑰丽的色彩,达到了悠远的意境,在豪放派的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旋律深沉忧郁,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愁,营造了孤苦凄凉的意境,让人读过之后,心头不觉一震,竟有一种说不清的酸楚,萦绕在心。

起首这句“风住尘香花已尽”,颇见炼字的功力,即通俗易懂又凝练含蓄,含无穷之味,不尽之意,在一片美好的景色之中蕴藉着深沉的感慨。‘一场春日的斜风细雨过后,身边的香尘逐渐消散了,往日枝头上锦簇的繁花,随着凄凉的风雨落影凋残。’接着“日晚倦梳头”一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从厌倦梳妆这方面,描写心中的意绪,委婉地道出心中的忧伤和寂寞。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睹物思人,已是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觉万事皆休,一切恍如隔世。尤其是”欲语泪先流“这句写得鲜明深刻,看似平易,其实用意精深,将满腔的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更无法止溢,具有一种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词的下片,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将细腻的感情变得更加深邃,词中蕴含着人事的沧桑和无尽的孤寂悲凉,让人感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带给词人的无尽悲痛。’我听人说双溪附近的春色依然是那么美好,不觉心生向往,也想要乘着一叶轻舟踏浪行波到那里赏花游玩。可是,又担心双溪附近小小的乌篷船,它载不动我心中满腔的情愁。‘

这首词采用今昔对照的手法,让眼前的丽景与心中的哀情交织在一起,彼此相映,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情愁,不着任何痕迹,却又是无比的沉重,让人读后不禁涕泪如雨。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开篇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了一连串的叠字,极具艺术独创性,变哀婉为凄厉,百感迸发,一吐为快,将愁苦的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词人用急促的笔法,不加思索,一气呵成,妙就妙在以豪放肆意的情怀,写哀婉凄厉的柔情,感人至深,将自己的心绪表露无遗。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是理解本词的关键,点明时节是早春的天气。‘天气刚开始转暖的时候,却又带着一丝微寒。’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醉酒消愁之意,与上文“寻寻觅觅”遥相呼应,描写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心绪,又恰逢晚来寒风的逼迫,叫人如何承受!接着“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让这一意境更加深远,正是词人眼中的景色,染着心中感情的色彩,让人不由得触景生情。’正在独自伤心的时候,一排排大雁从天空的上方飞过,抬头看时,却依约是曾经熟悉的身影。’

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肯摘?”三句,将眼前的美景入画,犹如秋日独行的丽人图,描画出了词人因忧伤憔悴,无心摘花的郁闷心情。‘正是秋菊盛开的时节,粉黄色的花瓣与花蕊锦簇在一起,层层堆叠如云。那些花瓣染着忧伤的情绪,像是因为花意间的憔悴而容颜消瘦,又有谁肯忍心去采摘它们呢?’

从“守着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的形状,比“寻寻觅觅”又进一层,将感情倾泻无遗,描写得更加淋漓尽致,特别是到了末句这一个“愁”字,戛然而止,欲说还休,让人回味无穷。‘独自守候静坐在窗前,又怎样挨到天黑的时候!庭院中,那株孤单的梧桐树浸润在纷扬的细雨之中,到了黄昏时分,依然点滴淋漓仿佛无穷无尽。在这样漫长的细雨中,又是怎样一个愁字能够形容的!’

这首词大气包举,用委婉的笔法道来,字句之间,紧扣悲秋之意,颇有古代辞赋的神韵。全篇用朴素清新的语言描画,不加任何雕饰,可谓不失本心,诚属难能可贵之作。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她的一生感情坎坷,特别是金兵南下,遭逢战乱之后,与丈夫赵明诚生离死别,迁徙漂泊,孤苦伶仃,尝尽了无限的人生悲酸。她在历史上有大量精美绝伦的诗词传世,是古代少有的知名女性作家,赢得了后世的普遍赞誉。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多姿,但也不乏豪迈之作,尤其擅长小令、长调。前期词作大多鲜艳明丽,写出了少女纯情天真的形象,将欢乐无忧的情绪,刻画得栩栩如生。中期遭遇家庭变故,饱尝了恩爱夫妻相思离别之苦,将思妇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也有短时欢聚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忧愁苦闷的思念之情。晚期词作多是悲苦之情,也有满怀家国情怀的悲愤之作,写出了飘零的生活和悲哀的内心世界,透露出作者心中的悲伤和绝望。

后记: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音韵、平仄、语法、文字运用,词汇的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当代人要想真正体会读懂古代诗词的意境很难。这里将李清照诗词的风韵呈献给大家,辅以现代汉语的解说,希望大家能够借此鉴赏诗词名作的机会,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传承发扬下去。毕竟作者水平有限,仅借此抛砖引玉,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诗词的创作之中,享受其中的快乐。同时将此文献给我心中的女神——李清照,希望她的词采华章,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更加浓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