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历史沉钩的抉择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399 字 2024-04-20

这是外族文明对中华汉室的创伤,同样的那个时代许多卓越的文化,灿烂的文明,精巧的技术都失传了,赵祯仰望星空,回忆着史书上的细节,他惊人的发现,若不是那三次文明断代,中华王朝绝不可能变成后世任人宰割的样子。

三次断代赵祯很清楚,五胡乱中华是第一次,元蒙崛起第二次,满清入关最后一次。

蔡伯希小心的上前坐在赵祯的身侧道:“官家何故望月而叹?”

赵祯望了他一眼:“蔡伯希,朕问你,若是我煌煌大宋被一般草原深处的鞑子给毁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突兀,蔡伯希一时间被惊呆,转头望了一眼呼呼大睡的彭七,带着哭腔道:“官家何故语出不祥?”

一口酒下肚,赵祯再次开口道:“朕问你该怎么办!”

蔡伯俙抹了一下胖脸道:“杀!永除后患!五胡乱中华之祸岂能重演?!”

赵祯哈哈大笑,使劲的拍着蔡伯俙的后背发出啪啪的声响道:“不错,管他什么礼法,管他什么仁名,朕要把这些溃堤的蚁穴统统剿灭!”

蔡伯俙给了自己明确的答案,大宋的安危,汉室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当大宋完成华夏一统的时候,就是自己重新启用那道尘封已久的“杀胡令”之时。

到那个时候,所谓的胡人便是草原上不归王化的蒙古人,就像当年汉武帝驱逐匈奴,大唐王朝驱逐突厥一样,大宋要把所有的蒙古人驱逐出大宋的目光所及之处。

匈奴人这样被灭亡了,突厥人一部分逃走,建立了间接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突厥汗国,对付这种中原王朝不易控制的游牧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的打趴他们,让他们自己迁居别处。

正是应了太祖的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酒醉的状态下人很难控制住自己,赵祯觉得颇为豪气的念出了那首《沁园春·雪》,但他却忘了这首后世太祖的诗词在这个时代却是乱了礼数。

就连孔子在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都是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一种态度,这是儒家礼文化的体现,同样的也是孝文化的体现。

赵祯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若是传了出去,瞬间便会被人打上无孝,无礼的名号,作为赵氏子孙,怎么能说自己的叔祖稍逊文治功劳?怎么能说大宋的太祖没有文治功劳?

赵祯在听到蔡伯俙的话后也是被自己的话吓了一跳,微微甩了甩头道:“这是朕念叨的?”

蔡伯俙哭丧着脸道:“陛下确实这么说了。”

“还有谁听到?”

蔡伯俙和赵祯瞬间把目光投向那个在主帐中伺候的内侍,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吓得那内侍一下子软倒在地,膝行到赵祯面前:“奴婢万死不敢把这些东西传出去……不,奴婢就根本没听见官家刚刚说的什么,奴婢溜号了!”

蔡伯俙望向赵祯:“官家,要不要……”

赵祯看着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内侍,微微摇头,实在不该怪罪这个忠心耿耿的内侍,若是他刚刚不叫醒蔡伯俙,也许自己还不知会不会出了主帐在军营中大声吟唱,若是在军中……赵祯想都不敢想后果。

看了看桌上的美酒,赵祯指了指一大坛美酒道:“喝了这些酒,朕便恕你无罪!”

内侍看着装在坛子里的清泉白,稍稍望了一眼赵祯便开始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清泉白是大宋出了名的美酒,也是出了名的烈酒,蒸馏酒。

内侍在喝了一半之后就基本上已经不省人事,赵祯望着蔡伯俙道:“这下没人知道了吧?”

蔡伯俙点了点头:“除了微臣之外就没人知晓了,若是这内侍敢泄露出去,自然是他酒醉时候的疯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