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嘉看着面前的少年,一时间竟然有些不敢认了:瘦了许多,个子也长高啦!提着一大包东西,站在哪儿愣怔地盯着李丛嘉,半晌没敢言语。
“骆铜江……小胖子,我是李煜啊!就是那个写《西游记》的六殿下!”
“真是你?真的是你,你来看我啦!”好半天,小胖子猛然蹿过来,一下子抱住李丛嘉,把他举了起来。
周围的禁军们想制止他,却被周仑挡住了:这是一种情谊啊!当时小胖和李丛嘉相见相识在雨夜之中,二人浑身湿透,满脸血泥,根本看不出本来面目。
所以,刚才这小胖子才不敢相认!
二人欢快地笑着,好半天,小胖子骆铜江才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李丛嘉:“你上次说可以将炼铁的橐改成鼓风机。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都制成一个多月了,能吹出点风,不过效果不佳,还不如那个橐呢!”
橐,是古代鼓风机的雏形,牛皮做成的一个口小腹大的大口袋,压迫橐腹则风从口出。因多个风橐排在一起鼓风,故又称“排橐”。橐开始时是以人力手工操作的,东汉时杜诗改用水力做动力,称作“水排”,还有用马做动力,称作“马排”。
但是,因为局限性,它不可能将炼炉温度提高到非常高的程度。
在李丛嘉的印象中,鼓风机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可是,他提了好几次,那些木匠们就是听不明白。
每一次制作,几乎都是在改进那个橐。
现在,李丛嘉手里拿着的简陋粗糙之物,正是一个小型的鼓风机:整体是用木头抠出来的,里面硬塞进了风扇,大小差得太多,所以出风也极弱。
李丛嘉摆弄了半天,轻声道:“小胖,我带你去京城,你应该学习一些东西!整个矿山挑几百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女孩,十二岁以下吧!刘都头,你带几个人护送这些孩子去兴唐学院,让工学院那些老教授挨个考一下,教他们认字,学算学,学手艺!”
矿工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自己的孩子们离开矿山去读书,意味着从今天起,成为上等人啦!
很明确的分配原则:一家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年龄适当的,就卖这个名额给其他人家!
最后竟然凑了七百多人。看着大家渴望的眼神,李丛嘉干脆又放宽了一点,一千人随着刘都头、骆铜江去了兴唐学院。
李丛嘉对开矿提了一些想法,天未黑前又赶到制作重盾、陌刀的“升焰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