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林屹出了个好主意

剩女爱情路 沈墨溪 4383 字 2024-04-20

取到后,经历过不少波折,一些经书有所遗失,回国后,在永徽三年三月,玄奘想要在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一是供安置、保存从西域请回来的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兼防火患;二是借之以显大国威风;三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故迹垂世,供人瞻仰。高宗李治知道后,就向玄奘提出三条意见:一、用石造塔,工程大,很难快速建起来,适合改用砖来建造;二、不用法师辛苦、破费,所有费用都用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换成现钱支付;三、建塔地点改到慈恩寺西院。

李治和玄奘很快达成共识,由玄奘亲自监督,在西院建塔。

塔建好后,方形塔基,面宽各140尺;塔形模仿印度佛塔外形,不循中土旧式;塔分五层,包括相轮、露盘在内,总高180尺;层层中心都放有舍利,总数在一万以上。

建成后就取名大雁塔。

大雁塔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也就是现在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他们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就是雁、鹿、犊肉。

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一个和尚见到群雁,随意说了一句:“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

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取名叫雁塔。

玄奘去印度取经游学的时候,瞻仰了这座雁塔,于是在大慈恩寺的砖塔建成后,就把新建的塔也取名雁塔,名称一直用到今天。

最初建成的塔只有五层,经历风雨后塔基本上毁坏到几乎丧失作用,都不能敢有人攀登,到了武则天长安年间,把原有的塔修缮后又改建成了七层。

从塔建起到现在,久经历史的它,经过多次的修缮和改建,不过都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外貌,还有过特别多的文人雅士来做过题记,谓之雁塔题记。

大雁塔中保存有舍利,佛像和佛家经典,有没有兴趣看看是什么样?”

师娘笑着说:“你有兴趣,我自然就有兴趣,走吧,去看看”。

我们四人一路没多留意其他建筑,直奔大雁塔,到塔下时,姜老指着牌匾说:“别看这字简单,可不好写,我研究这么多年书法,都不能模仿到一致,古人于毛笔字上确实是大成者啊”。

林屹在边上说:“确实是好字,难得一见,毛笔字越是简单的字越见真本事,就单单一个大字,就可见书法造诣之深”。

我看着上面大雁塔三个大字,感叹现如今,我们毛笔字这一国粹已经显露出失传的态势。现在的孩子,如果不是书法传家,哪个还会专门去学写毛笔字,学校里渐渐地也取消了毛笔字的教学。

也许在多数人心里,不管做什么都要顺应潮流,时代发展之下,必然会把一些不适合时代的东西剔除,可若真把毛笔字给剔除掉了,真的是我国极大的遗憾!

用毛笔写字这东西相对于现如今的各种笔来说,难学更难精,不经历长时间的练习根本不会运用自如,更别说达到大成,大成者必得耐得住时间和寂寞,还要有着不成功绝不放弃的恒心,说句实话,现在的人,就算让学毛笔字,能学到自如写字的人是极少极少的。

现在的人,物质欲望太重,为了挣得更多的钱财,大多都烦躁不安,静不下心的人,拿着毛笔也写不出好字来,这是时代的悲哀啊。

姜老说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来历,一个是为了报母恩,可以弘扬孝心,一个是为了在中国弘扬佛法,教化世人。

可以说大慈恩寺和大雁塔都带着浓郁的文化,一个是中国自古来的孝心,一个是劝人为善勿造恶业的佛学,都是值得后世长久传扬的东西。

这部分文化对于全球人来说,都是特别珍贵的。

只是可惜了,现如今这个社会,几乎人人只谈钱,而不谈亲情感情,至于与人为善早就忘到爪哇国去了。

虽然我们忘了,可是历史却让这部分文化完全保留了下来,文化对世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广博的,就像刚才我和姜老说得,一个教授教育出来的人才,还有传播出去的知识,远比一个为国为民的官员对国家的影响深远,文化才是促进人类社会和世界进步的动力。

想到这些,越是让我坚定自己想要改善农村教育的心,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农村孩子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让他们成为下一代把文化传播下去的接力者。

中国人的素质和文化素养,得靠最差的那部分人体现,一旦我们中国知识发展最落后的地方的人文素养都超越了别国,谁还敢小觑我大中华!

进入大雁塔,姜老走在前面,走走停停跟我们介绍那些佛像背后的故事。

现在的姜老,是肆意飞扬的,在自己的领悟内,他的身上总是带着满满的自信,完全不同于平日,平时的他,看起来就是一个久经岁月的老人,没一点出众之处,可一旦进入他自己的领悟内,他完全就是一副领导者的姿态,有着挥斥方遒的豪迈。

这是文化积累到一定时才有的质变,如果他只是农村的一个老头子,那么他就只能是个普通的老人,正因为他胸中有着深厚的文学积淀,才能让他在谈到这部分文化时带着异于常人的表现。

无论如何,我都要帮帮现在的农村孩子,让他们也有几乎成为像姜老这样的人,而不是因为条件限制,或者思想落后,早早就到社会上去卖命。

现如今,有学历的人尚且能感觉到时代的压力,赚钱的艰难,那么那些没学历又没手艺早早进入社会的农村孩子,岂不是要更加难熬。

有学历出来到社会上,可以说是在打工赚钱,没有学历的农村人出来后都是做些最底层的苦力工作,有些工作还极其危险,随时有着丢命的可能,真的跟卖命无异。

再加上现如今的智能化加剧,以后服务员、高空作业人员、打扫卫生人员、还有各种危险职业,甚至是超市和各种服务场所的的收银人员,都会被机器人取代,那时候,我们农村的人该怎么办?没有可以赚钱的学识,难不成就等着被社会完全淘汰?

真的不敢想下去啊。

现如今,还体会不到底层人即将被机器替代的危机感,可这个时代马上就要到了,真等到那时再改变农村人的教育,完全来不及!

以后的社会,要的是智慧型只用大脑的人才,可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农村孩子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习文化知识,把各种技能全学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能在机器代替人以后成为机器的指挥者,而不是社会里的淘汰者。

仔细想想,如果只靠我和林屹的公司,肯定是杯水车薪,只能改变极限的几家学校的教学水平,如果能让国人都加入进来,一人出点力,就不愁这事办不成,可要走到全民出力的阶段,恐怕比登天还难。

哎,愁死个人啊,该怎么做?

“玄子,你想什么呢?老师问你话呢”!林屹碰了碰我,我才回过神来,急忙说:“啊,老师,你问我什么”?

“你觉得这大雁塔如何?”

“那肯定是很好,不过我真的不懂这些东西,老师如果有兴趣,跟我讲讲你的看法”。

老师看着大雁塔顶,淡淡说:“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影响深远”。

之后老师再没说话,我们几人一直在大雁塔待到晚上喷泉开放,看过之后又专门买了各种小吃,吃得姜老和师娘直说好吃。

我心里却想着,我们现代人该做些什么,才能让文化深入人心,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