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晴出生在国公府,幼年历经磨难,后进入皇宫,这一生唯一一次看过外间世界,还是去越州查明水患缘由。一路上昼夜兼程,纵使如此她亦在间隙时感受到黎朝山河湖泊之壮美。
外面的世界,离开皇城,告别京都,外面的世界的风景究竟如何?
禾晴十六岁这年,无力的疲累让她只想要逃离这座牢笼,方寸之外的天地,让她生出无限神往。与其在此被嫉妒不甘怨愤裹挟,不若远走高飞,去追寻一份宁静自由。
或许,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第131章 番外二
在迎曦的记忆里, 人生中最自在快乐的一段日子,是童年在欢喜镇生活的那段时光。
不用束着规矩,一言一行也无所谓身份体统, 每日跟着哥哥姐姐只管愉快玩耍。当然这段快乐的日子里, 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岁安。
岁安是最后一个来到他们镇子,加入到他们“小团伙”的孩子。小团伙是王琦给他们起的名字, 说他们聚在一起上山下河准要淘祸。
岁安的加入, 吸引了迎曦几乎全部的注意力。岁安不怎么爱说话,起码是一开始的时候。迎曦也不是健谈的人, 可是对着岁安, 她总愿意多问几句。
“你吃这个吗?”分零嘴的时候,如果卿儿姐姐不在也没有大人的时候,迎曦不主动去问, 岁安就不会动手。
“你是不是不喜欢吃这个?”要是卿儿姐姐在,分到了类似芝麻糖这种岁安不喜欢的吃食,如果迎曦不问, 岁安就会乖乖吃下。
明明岁安比自己还要大几个月,自己倒像是她的姐姐。
自从五岁那年两人初遇, 这么多年,从欢喜镇到京都城再到后面入宫伴读, 她们再也没有分开过。
迎曦喜欢岁安。
相府的千金,公主的伴读, 京都城夫人小姐们的座上宾。在渐渐长大之后, 赏花游诗的宴会上, 迎曦发现自己对她们口中谈论的青年才俊除了对其文章诗词外, 提不起任何兴趣。别家小姐说到谁家公子如何, 她脑海里想到的都是岁安。
任谁家的公子会比岁安俊俏好看?想到此,迎曦不禁又想到,岁安日后的驸马会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岁安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对中与日递增。迎曦曾经想过,只要陪在岁安身边就好,尤其当皇上有意托付江山于岁安之后。
迎曦不敢奢望同岁安在一起,她只愿陪在她身边,如青史上的贤臣明君,亦是一段佳话。
可是,少年人的情感何其浓烈,情到浓时再理智的人也难以自抑。
吻过岁安之后,迎曦自己先慌乱起来。她倒不怕公主殿下给她治个大不敬之罪,只是,以后要如何面对岁安啊?
岁安却如同寻常,来偏殿住所找自己,还是像以前一样的相处,读书看折子聊天,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长这么大以来,迎曦头一次发现,她好像猜不透岁安的心思了。
迎曦很早之前就感觉到,禾晴的出现,若有似无的打破了她和岁安的某种平衡。禾晴和自己不一样,她看似淡然,实则勇敢,聪明又特别。最重要的是,她对岁安也很关心。她们都是公主伴读,理应对公主上心,可禾晴对岁安的上心,总让迎曦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
至于岁安对禾晴,上心也有,但岁安对他们三人都有一份上心,迎曦看在眼里,心里便有疑惑,岁安是不是还没开窍?
时机往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洪诗卿熟读兵书,偶尔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迎曦知道大姐和灵儿姐姐的事,她羡慕大姐和灵儿姐姐的两情相悦,又佩服大姐的勇气和决心。姐妹二人如今倒比小时候更加聊的来,闲暇时聚在一起讲讲心事,谁都没有点破,却都彼此明白。
“若你不确定,便勇敢一些。也许对方于你亦有情呢?”洪诗卿这话说完不久,就传来皇女病重的消息。迎曦再不管什么儿女情长的心思,即刻请旨入宫侍疾。照顾岁安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心痛的煎熬。若不是关心则乱,以她的机敏和对岁安的了解,不难看出此事蹊跷。
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迎曦那一瞬间只感觉庆幸和轻松。岁安安然无恙,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可该生的气还是要生,该计较的也要计较,尤其是在岁安面前。看着对方如此哄着自己,迎曦心里那点别扭早就散了,想到的只有大姐说的,若勇敢一些会如何?
岁安对自己,未必毫无感觉呢?当岁安回应她的话,她的拥抱时,迎曦起起落落的心终于似有安定。
禾晴的离开,是她始料未及的。她好像从来不曾真的了解这位相处多年的好友究竟在想些什么。然而,岁安的失落她却看在眼里。即使她掩饰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