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马上开始紧急公关,试图回应媒体的质疑。
但是对召回两字,大众汽车却不肯松口,只替免费维修,丝毫不愿意召回。
大众汽车以免费维修的方式息事宁人,而不愿启动召回程序的主要原因就是,“召回”一词在中国的巨大杀伤力可能会对大众品牌形象和整车销售带来消极影响。
“我们已经按照公司售后规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最佳服务,至于召回举措,由于中国政府法律并未强制规定,所以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
大众汽车媒体发言人的这番话,按理来说没有问题,只是又被媒体曲解拿出来大肆攻击。
“大众汽车不愿意在中国市场进行召回,只因为钻了国家法律空子!”
“傲慢的大众汽车,并不在乎中国消费者的安全!”
“自三菱汽车自后,大众汽车也把中国市场列入特殊对待行列,无视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
……
紧接着,又有两条新闻横空出世,对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形象更加不利。
一是据知名咨询公司统计,大众汽车在中国获取的利润一度占据其7成份额。
二是大众汽车在美国因为召回不及时,被美国政府罚款千万美元。
吃中国饭,却一而再不愿意承担召回责任,召回制度一下子成为大众汽车的命门所在。中美对比之下,中国人明显处于区别对待的一方,属于不受重视的消费者。这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歧视,大众不再是优质轿车的代表。
媒体在攻击大众汽车之余,也呼吁国家尽快建立汽车召回制度,强制汽车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多年,车辆保有量在市场上位居第一。而现代汽车由于刚进入中国市场,产品开卖不久,所以车型并不多,没有故障大规模爆发的威胁。
这一次,大众汽车遭遇的召回门事件,背后就涌动着韩国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