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页

开阔场地,管你什么阵势不阵势,冲就完事儿了。

再加上齐国最擅长的打法,就是车阵配合轻步兵,鲁军第二批次的部队,本就装备不如主力,士气也差了点儿,于是一败涂地,根本没有撑上多久。

齐军打出了一场歼灭战。

交战双方,鲁军一万二千人的兵力,齐军总兵力是七千五百,最后齐军以损失不到三百的代价,全歼鲁军。

“汶南大捷”传到齐国中军,齐侯的威望直接拉满,之前宋国的各种脑残操作,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烦心事,在胜利面前,都是灰灰。

甚至原本还打着小算盘的卫国和郑国,竟然立刻表态,表示国中援军,已经在路上。

齐军有全歼鲁军偏师的实力,还用说什么?这必须给力啊。

“汶南之战”传到曲阜,鲁国君臣惊恐万分,因为齐军突然反常的操作,不仅仅是将阳关再度孤立,还隔绝了阳关和曲阜之间的联系。

现在的麻烦就在于,曲阜一时半会儿,肯定没办法和阳关联系上,就算要南北夹击齐军,约定在什么时候,动用多少人马,在什么地方,都无从谈起。

更要命的是,“汶南之战”颇有点一锤定音的意思,直接让鲁军丧胆。

不但让鲁军想起了齐国的实力,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两日后,“汶南之战”的影响,终于让和谐安定的曲阜城慌乱起来,鲁侯在朝会上连连问计,群臣束手无策。

实际上,鲁国君臣其实都很清楚,如果在陬邑大夫子纥第一时间求援的时候,曲阜就派出一支少量的生力军,就能解决问题,可惜那个时侯,鲁国君臣打得主意非常恶心。

鲁国群臣想着的,是坑一把陬邑大夫,你不是忠君爱国吗?那就等你吃了败仗,到时候自然威名扫地,而他们,再出来收拾残局。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至于鲁侯则是更加简单,他只想让汉使们知道,现在鲁国危机重重,要是汉军再不来,他们鲁国可真就坚持不住了。

很好,于是真的就坚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