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哥商无忌再三提醒李董,“君上难道忘了,我等崛起于草莽之间,便是因为大义,反正鏖战八方啊!”
“我没忘,我只是觉得,鲁国既然没了反抗之力,齐国又是虚弱,又何必跟他们讲什么道义,以强凛弱,吞了便是。”
“对秦国,君上自然可以以强凛弱!但鲁国不同,我国边境绵长,同陈蔡宋楚吴相邻。欲图济泗,君上当效仿当年吞并钟离城!”
“唔……”
回想起当初自己杀入淮水时候的状态,有两个口号,对仆从军是很有杀伤力的。
一是伐蔡,因为蔡国不要脸,所以很多认就借用这个理由,跟着他合法地前往蔡国抢劫。
二是攻楚,淮水两岸的楚国据点、城邑、附庸国,都是先后被拔除,最终使得楚国在淮水两岸的明面力量,全部被清除干净。
攻楚是天然大义,好用能用并且人人鼓励这样用。
“君上,以君上的实力,横推天下并非没有可能。只是,攻克城邑关隘容易,攻克人心难。君上要是趁虚而入,鲁国虽亡,鲁人必反。总不能有朝一日,君上率军攻秦,后方却是烽火连天吧。”
换个方式一劝说,李解就更加信服。
拳头很重要,砍刀也很重要,但不是说打下来地盘吼一嗓子就算数的。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放火放水?
在淮南跟夷虎人较劲,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治安战的总投入,远比短兵相接来得大。
李董觉得自己也是有点飘了,竟然有点“唯武器论”“唯暴力论”,这个天下战国的时代,是他李某人开启的,得有耐心,得有恒心。
那么多人间绝色呢,自己有的时间去欣赏,去享用,何必急于一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