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逼阳之战,戴氏打光了族中精锐,剩下的那点血脉,想要靠常规方法来开枝散叶,只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时不待我,对戴举也是如此。
宋国“劲草”从李解的发迹史中得到了启发,先后进行了一部分改革,他先用高爵厚禄安抚战后的大贵族和军方将领。
稳住了他们的躁动情绪之后,也没有将子橐蜚直接弄死,当然子橐蜚死了好几回,最终还是要嗝屁,只是扶持上台的新君,就是个毛孩子。
这符合戴举的利益,但他不说,拿了好处的大贵族们,一起发力,弄个了二逼太子时刻准备着。
整个过程,戴举并没有直接下场,因为这个事情,不但符合戴举的利益,也符合宋国大贵族们的利益。
埋这么一个雷,为的就是在今年,利用子姓宋氏的愤怒,反杀这些大贵族。
进行清洗的时候,直接动手的,依然不是戴举,而是国君一系的血脉。
宋国的“抄家灭门集团”并非一成不变,先后有过大贵族加入,前期是一些军方大佬,中期则是子姓宋氏的国君血脉,到现在,那些曾经嚣张跋扈的老世族,主体力量基本消耗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过程中。
得利之人,除了新的戴氏之外,还有之前吃了一年多瘪的子姓宋氏。
这个国家是谁的?子姓宋氏的。
答案是如此的,不过子姓宋氏的反杀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子橐蜚终究是要嗝屁的,而被收买的“国人”商人还有大量军方的中低阶军官,就靠着戴举续命混口饭吃呢。
此时此刻,整个宋国内部,政治上的战略对决,只有两家,一是子姓戴氏,二是子姓宋氏。
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宋国“劲草”这是要被干,但事实并非如此,整个宋国的内部政治对决,就是一边倒的结果。
子姓宋氏根本没办法对抗戴举,因为支持戴举的人太多,不仅仅是新戴氏,还有大量戴国等曾经宋国属国的后裔,还有宋国势力范围内的中低阶层平民、商人,以及迅速想要建功立业的中低级军官。
顺势创造出来的条件,就是卫郑战争。
卫郑战争开始之后,宋国的中低级军官们,都迫不及待地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