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径直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启禀陛下,臣之前已经和工部商量过此事,现在大河冰冻,南北运输物资方便,守住河东并不是难事,而等到开春之后,大河解冻,就需要仰仗水师。大汉北上所需船只众多,只是凭借渭水工坊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臣以为应当趁着这个冬天疏浚鸿沟,引淮水入河,届时水师就可以凭借鸿沟直入大河。”
第1858章 强权大汉与分权北周
鸿沟,对于先秦两汉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是淮水和大河之间的通道,是曾经楚汉的分野,也是中原的命脉,这条人工运河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帝国的兴衰。而到了汉末,鸿沟常年没有疏浚,逐渐荒废。
一直到历史上隋唐时期修建大运河,鸿沟摇身一变成为了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河段,再到宋代又成为了汴河,是都城汴梁的血脉河流。
而现在的鸿沟,应该是历史上最消沉的状态。
如果能够疏浚鸿沟,当然不是说和隋炀帝那样直接把河道挖的都能走大龙舟,而是可以通行运送粮草的船只和水师的战船,就已经足够支撑北伐之战。
不过李荩忱对此也有所担忧。
现在大汉具有那么雄厚的国力么?
隋朝就是被一条大运河再加上高丽三征给玩脱了的。
现在的大汉甚至还没有完成对天下的统一,贸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即使是在农闲的时候,也会不会对国家的稳定产生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长远来看的确是服务于民生的,对社会自然也是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从短期来看,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投入,朝廷拿不出来,这投入自然就落到了民间。
杨素径直说道:“此事可行与否,非是臣下范畴之内,臣断不敢越庖代俎,行非臣所辖之事。但臣之前已与户部、工部以及商部商量过此事,相信他们在几天内应该会给陛下拿出初步的计划。”
李荩忱微微颔首,看了杨素一眼。
杨素到底是杨素,精明的很,只要不是自己职责内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多过问的,鸿沟的疏浚固然是为了能够在未来服务于战事,但是更多地还是牵扯到民生社稷,和太尉府的关系自然不大。
即使是太尉府现在很期望这条运河能够修通,也只能看户部和工部那边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