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护身符、诗集、短刀之类的,就算被抖出来,也很难往行贿受贿上面联系。这一点,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得到的了。

如此一番得体的举动下来,无论是三河众、和泉众、乃至杂贺佣兵,都觉得岩成友通看起来顺眼了很多,接受其作为指挥官,似乎也并无不可了。(三好降将显然一向以他为旗帜)

这种认同感,没能通过战场上的表现获得,反倒是通过官场上的行为获得了。

接着岩成友通方才宣布道:“一刻钟前受到回报,筱原长房已从胜瑞城出阵,目前距离我军,大约只有四五个时辰的路程了。”

此话一出,诸将士立即换了一副正经的面孔,从方才的争功闹剧中解脱出来。

s:介绍一下最近这段剧情的相关背景。

首先是三好长逸,作为三人众的首席,他一度是接过了三好长庆的风头,在近畿作威作福,但随着织田信长上洛,此人武运便急转直下,短短几年内就踪影全无了。同时三人众的另外两人,后期事迹也很模糊,所以我在他们身上添加了许多戏份。

其次,在内政、军事两方面都有不错表现的筱原长房。历史上,他确实是在三好家全面退回四国之后,掌握住了实权,也的确是死于内斗。只不过主角的存在,会大大加快三好家内部崩溃的速度。

再次,解释一下菅达长这个人吧。此人是“菅流水军”的创始者,在扶桑海战历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人,所以我把他设计得很厉害。但他同时又十分倒霉,每次面临抉择都站错了队(包括本能寺之后投靠明智这种壮举),虽然不乏战功,却也没混出名头,晚年更是像个愣头青一般死于毫无必要的意气之争。总之我觉得确实是个很有话题性的人。

最后,算是小小剧透一把,从本卷开始,整个故事已经离原历史越来越远,到下一卷,更是会完全不一样,这确实有点考验笔力,写起来也比以前累多了。但是故事也比以前更有趣了,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觉得。

第二十八章 攻守易位

平手军的先势,是算好时间,在六月初四上午登陆的。虽然人数众多,但敌方士兵都被调集走,西赞岐极为空虚,这五千人的部队,一直没被发现。

继而一昼夜后,到了初五的午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有五座城先后被攻下。而筱原长房是这一天,才得到消息开始进军的。(送出军情的时候尚有二城未落,所以其实滞后了)

经过一番简单整备,平手家的五千人在初六凌晨搬进了城里,同时也知道了敌军急匆匆赶来的消息。

除了知道敌人近两万的军势正在靠近之外,岩成友通其实也一并得到了另外一条消息。那便是三好长俊前来通报,言道今日局势未明,请守城勿出,相机行事,待两军对峙之时再找机会里应外合,一同除掉筱原长房。

如此贴心的提示,弄得很像是真有那么回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