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沈明宵一直感觉所谓士林名士全都是只知道清谈的人,但如今看来这其中也有不少有才之士,淡泊名利者,报销无门者。
这应当就是皇帝很干脆地答应他将御史台的职责卸下的原因,让他能够接触天下之士,不要拘泥一个小小的京城。
沈明宵一边想着今日以来的事情,一边独自在凤栖镇内逛着。所为近朱者赤,与凤栖山这样的宝地为邻,镇中所贩卖的东西也少了些市井气息,多了些雅兴。
在此处,随意一件墨宝,都可能是上等珍品,因为随意一个小摊位的摊主,便可能是在士林之间极负盛名的文人雅士。
其世不明,圣人潜藏,明明坐拥天下才士,但朝上放眼尽是尸位素餐者,对此沈隆也有些无奈。
大昭得国不过百年,皇帝只历三世,这天下间亦有不少人心念前朝,其中周溢便自诩为大周孤魂,让那些对于现实不满者有了主心骨,能够安心在野。
有言,大昭兴在野,而非在朝,想到这里,沈明宵不禁一叹。
“凤栖大会本就才士如麻,先生您若是没能如愿也不必叹息,不若在我这儿买一个凤栖诸言,此番回去研读必有进益。”
沈明宵寻声一看,只见一位摊主正拿着一本制作粗糙的小册子向他宣传,沈明宵翻了翻,这其中还真有不少凤栖会上的人说过的话。
一些对于朝廷的悖逆之言被刻意地摆在最为显眼的位置,这倒不是说整理这所为凤栖诸言者包藏祸心,在这个时代敢于抨击时政的都会得到士林同道的称赞。
不过,能够将与会之言记录得如此详细,可见这凤栖山也并非不是人间烟火。
沈明宵掏出了钱递给摊主,摊主却并没有伸手去接,嘴中不断地说着“奇怪”二字。
“老板,您果然是这条街上最像生意人的人。”沈明宵调侃道。
放眼望去,摊主们的脸上全都是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模样,就算是在商也要保持着自己作为文人的气度。
老板接过银两来笑道:“早年跟着一位游戏人间的前辈高人学了些相面之术,先生有贵人面向,此生却有些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