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年回道:“娘娘记得很准,妃位每月可打发人出宫五次。”
苏若华点头:“那么,你即刻拿上腰牌,乘了车往本宫母家走一趟,替本宫传一句口信。”说着,便将要传的话讲了。
她念了几个人的姓名住址,便盯着芳年的眼眸,问道:“可记下了?”
芳年颔首:“都记下了。”说着,又重复了一遍。
苏若华见她记得果然牢靠,便将腰牌取来给她。
芳年接了过去,低声问道:“娘娘,这样的事,打发刘金贵不是更便宜些?”
苏若华摇头道:“刘金贵知道了,便也等同皇上知道了。皇上的性子有些冲动,本宫怕他沉不住气。眼下,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芳年忙答应,说道:“娘娘且放心,奴才一定办妥善了。”
芳年离去后,苏若华便在宫中静坐,做了些孩子针线,心里却总觉有些不踏实,不是走错了针,便是缝歪了扣子,索性丢下,望着窗外出神。
窗外院中,绿树成荫,廊下的金丝菊已开了两朵,微风时来,花瓣微微翕动。
这宁静祥和之中,却总隐含着一抹淡淡的杀机。
苏若华看在眼中,只觉心头不宁。
然而直至傍晚,也并未发生什么。
无论是林太后的事,还是恭懿太妃的死讯,都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这一日,竟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过去了,甚而比寻常宫中岁月还要更乏味枯燥几分。
至掌灯时分,苏若华用过了晚膳,坐在灯前摘了头上的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