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你中学古文学的怎么样?”沈星月又问。
“还行吧,”我说,“高考语文122分。”
“嗯,已经很不错了,我就比你多9分而已,”沈星月凡尔赛了一把,然后继续问,“那你还记不记得有篇文章,叫‘扁鹊见蔡桓公’?”
“记得,韩非子里面的,”我说,“我还会背呢!”
其实早忘了,不过刚才查扁鹊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篇名文,看到开头,就想起来了,当初确实是熟练背诵的内容。
“我不信,那你背背看!”
我快速扫了手机界面一眼,然后抬头,背诵。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耳熟能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