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佟迎喜(一)

佟迎喜老实的呆在庄子上,天天忙着,就这样子干了三年。

三年内,佟迎喜没有亲自下地,总是找外姓短工,族里的长工要帮她,被她推了。

佟迎喜让三郎搬去了正房,将东厢空出来,在里头养了三头猪,天天打扫猪圈,一周大洗一次。

时间一久,佟迎喜和三郎也习惯了这个味了。

还别说,佟迎喜养的猪很好。

还有鸡也养的好。

这也是佟迎喜让三郎养了蚯蚓之故。

蚯蚓是个好东西,能养肥猪,也很能让母鸡多下蛋。

……

这一年,是1940年。

佟家庄迎来了一位京里来的管事,他骑着一头驴直接去找了族长。

不知道说了什么,庄里传什么话的多有。

两天后,管事通过族长请了族人们。

原来这位管事是北平过来的,是嫡系派来建房的,听说北平很乱,日本人很是猖狂,嫡系的日子也不好过。

前后花了一年在离族人住的庄子三里外的山里,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建了五个独立又相连的小四合院,又在附近开了几十亩荒地。

这个时候,八卦已经传成,嫡系在北平过不下去了,要过来避难。

……

在三郎十二岁那年,也就是1942年。

庄上来了一个瞧着不到三十岁的高瘦男人,人称七少爷。

七少爷白净且温和,梳着大背头,爱穿浅色长袍,身边没有带女眷,只带着两个五、六岁的白净且娇气的小少爷。

此外,身边只有一对五十有余的精瘦老仆,一男仆一女仆,人称老魏和麻婆。

不是一对老两口。

七少爷带来的仆人不多,东西却很多,族中几十个青壮年下山上山搬了几回,才搬完。

衣食住行,样样不缺。

可听说,最多的还是书籍,又听说,那屋里有一间大书房呢。

同时,那边传出一个好消息——向族里招几个干活利索的俏丽大姑娘前去做活。

要洗衣的一个,要做饭的两个,还要一个会带孩子的。

“三郎,我想去那家做活,得了钱,就送你去县城上中学。”这天晚饭后,佟迎喜跟已经与自己一般高的少年三郎说话。

“我可以向族长借钱。”三郎垂下眸子,低低的说道。

其实,爹娘留给他的钱,够他去县城上三年中学的,只是不能说出来。

从爹爹去世后,姐姐就与自己说过几回,让自己去县城上学,让自己在县城找个能干的岳家。

姐姐不跟自己生儿育女,这爹爹给自己的大洋就不能让姐姐晓得。

“好。你今年就去,我会慢慢还给族长……”佟迎喜笑道。成绩不如三郎的少年们都去县城了,就他还在族学里混着,没得耽搁了他。

“嗯。”三郎也想去县城,有中学的县城不是附近的县城,是附近最大的一个县城,得走上两天的路,在那边上中学和嫁去那里的族人不少呢。

次日,佟迎喜便穿上一套八成新的红色斜襟袄子和黑色裤子。

这是婆婆给佟迎喜准备着让她洞房穿的料子。

佟迎喜没听婆婆的,十五岁那一年就给自己裁了一套好衣衫,就放着过年穿。

她正对着缺口的镜子,给自己梳两条到胸口的乌黑辫子。

鞋子是黑色的布鞋。

佟迎喜早早到了七少爷家侯着,同时还有十几个姑娘。

佟家姑娘没有不认字的,只有佟迎喜没能去族学上几年学,是婆婆没让,婆婆只让她干活,唯一的好便是让她吃饱穿暖。

‘她怎么也来了?’